核心观点:
国信银行观点:预计 10 月新增社融约 1.67 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对应月末同比增速 10.6%,环比持平。预计月末 M2 增速为 12.2%,环比提升 0.1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预计当月社融项下人民币贷款新增 9000亿元,同比多增约 1200 亿元。10 月疫情反复对银行信贷投放带来一定的冲击,实体部门有效信贷需求走弱。但政策继续发力拉动基建高增,对信贷投放形成一定支撑。因此,我们预计 10 月信贷加回核销和 ABS后新增约 9200 亿元,同比多增约 1200 亿元(9 月同比多增 6036 亿元)。不同类型银行信贷投放分化较明显, 大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较好, 但部分股份行和城农商行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问题。 根据 WIND统计,10 月政府债券新增约 5000 亿元;企业债券新增约 1500 亿元;股票融资新增约 800 亿元。我们预计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新增 1000 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1500 亿元。
(相关资料图)
9月流动性回顾
9 月超储规模增加 1.02 万亿元,主要是受税期高峰与季末扰动影响,央行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其中,央行操作投放资金 1.11 万亿元,财政净支出投放资金 3310 亿元。因国庆假期取现需求增加使得 1755 亿元基础货币流出银行。据此测算的 9 月末超储率 1.30%。月末超储率是时点数,并且流动性总量高低与市场利率运行并不直接相关。央行也多次表示更应该关注价格而非数量。从银行间市场利率走势来看,受税期高峰与季末扰动影响,9 月资金利率是有所抬升但仍在政策利率之下运行,表明了银行间流动性继续维持合理充裕。
9 月 M2 同比增长 12.1%,较上月下降 0.1 个百分点。M2 派生途径主要包括:(1)银行吸收外汇投放人民币;(2)银行向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发放贷款;(3)银行向非金融企业购买债券;(4)财政投放;(5)银行自营购买资管产品,这部分资产透明度低,预测时我们将其合并到“其他”项目。按不含货基的老口径统计,9 月份 M2 增加 3.22 万亿元。从来源分解,其中对实体的贷款投放(加回核销和 ABS)派生 M2 约2.70 万亿元; 财政净支出等财政因素投放 M2 约 1.14 万亿元; 银行自营购买企业债券派生 M2 约 4871 亿元;银行自营资金投向非银和非标等因素回笼 M2 约 1.10 万亿元(该科目主要是轧差项,考虑到其他忽略的派生渠道,因此该项目与实际值也可能存在误差);外汇占款回笼 M2 约 31 亿元。
10月预测:社融增速10.6%
我们预测 10 月新增社融约 1.67 万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对应月末同比增速 10.6%,环比持平。具体来看,
预计当月社融项下人民币贷款新增 9000 亿元,同比多增约 1200 亿元。疫情有所反复,对银行信贷投放带来一定的冲击。另外,政策引导下 9 月信贷高增,部分银行项目储备开始乏力。因此 10 月实体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有所走弱。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继续发力,大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预计基建继续高增对信贷形成一定的支撑。同时,稳楼市政策效果也在逐步显现,因此预计 10 月信贷投放改善幅度明显弱于 9 月,但同比去年仍实现小幅多增。我们预测 10 月新增社融项下人民币贷款约 9000 亿元,加回核销和 ABS 后新增约 9200 亿元,同比多增约 1200 亿元。但不同类型银行信贷投放分化较明显,大型银行银行信贷投放较好,部分股份行和城农商行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问题。
根据 wind 统计,10 月政府债券新增约 5000 亿元;企业债券新增约 1500 亿元;股票融资新增约 800亿元。
预计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新增 1000 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1500 亿元。
根据 M2 派生途径预测的 2022 年 10 月份 M2(不含货基)减少约 6400 亿元,对应的 M2 增速为(假设货基维持不变)12.2%,环比提升 0.1 个百分点。其中,实体经济信贷(加回核销和 ABS)派生 M2 约 9200 亿元,缴税及政府债券发行等财政因素回笼 M2 约 4000 亿元,非标和非银贷款等因素回笼 M2 约 1.06 万亿元(这部分透明度非常低,在我们 M2 派生渠道模型中也是轧差项,预测精准度比较低。我们预测采用过去三年均值)。
投资建议
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维持行业“超配”评级。个股方面,考虑到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在服务制造业企业方面有优势的银行,包括宁波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考虑经济稳增长带来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区域经济较好、盈利能力高、业绩增长居同业前列的成都银行。
风险提示
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从多方面影响银行业,比如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宽松对净息差的负面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超预期下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