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周末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发布,蓝皮书将后续整个电力系统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当前至2030年为加速转型期,2030年至2045年为总体形成期,2045年至2060年为巩固完善期。三个阶段对应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中长期文件说得很清楚了,从务实的角度看,第一阶段还有8年的时间,是整个文件的实施基础。其中火电作为压舱石,新能源发电比例提升,加强电网建设等等都会得到行业政策和财政的支持。第二阶段才是深入替代,比如我们二级炒过很多次的氢,也是在第二阶段体现。从二级角度看,第三阶段就太远了。务实地看,第一阶段的东西体现在业绩和成长性,第二阶段的体现为题材性。钙钛矿方面,行业方面的会议媒体报道不多,但成果不少。最近纤纳的α组件也拿下了全球第一个IEC61215、IEC61730 稳定性全体系认证。这也意味着GW级量产的前置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技术问题不再是量产的主要障碍。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不管是HJT还是TOPcon,并行技术路线的竞争,最后都会指向做钙钛矿叠层。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产业融合,资金实力雄厚的巨头,既包括业内巨头,也包括业外巨头,和掌握技术的初创企业之间怎么合作。这个我们可以跟踪着看,和之前钠离子的模式不同,这次围着钙钛矿初创企业的,更多是巨头。特斯拉降价,这个事情完全在咱们的预期内,且不排除还有一次降价(如果发改不干预的话)。作为唯一实现规模盈利的企业,加上可以拿走美国市场的多数补贴,在自己产能扩展顺利的背景下,不打价格战是不可能的。这个价格战的对象,并不是电车,而是油车。以中国市场为例,一旦低端版刺破20万的价格,那么以经济性为卖点的日系油车,就会被电车的使用成本当场KO,同时不可避免地卷死一众混动。当然,副作用也一定存在,电车不具备规模的企业,当全行业开始卷价格时,倒闭活被收购也是正常的,毕竟发展了这么多年,是时候有个像样的出清了。从供应链来看,价格战必然带来量的增加,也必然让我们担心配件商利润是否被压缩。这其实还是以量补价的问题,对于原来一些利润率本就不高的企业,以量补价问题不大。利润减少10%,产能增加15%,0.9*1.15,利润水平还是提高的,这还没有算远期渗透率会因为价格战提升的账。另一个看点是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加速。尤其是不想卷入价格战(自称竞品不是特斯拉)的企业,在核心车型提升智能化体验,是保价的关键。本周四联储通胀数据发布,目前市场预期是通胀环比增速转负。一旦转负,那么美元指数下行的概率会加大。贵金属可能会提前表现,同时港股也会受益于外部货币预期的转变。
P药因为太贵,没有进医保。医保就那点钱,第一波咱基本也过去了,第二波开始之前,国产药基本都会批了,比目前只用阿兹夫定的情形会好很多。至于比较严谨的,吸收了临床经验的观点,已经体现在第十版里了。个人认为,抑制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只要没有清除病毒的功能,叫特效药,还是迷信了。更多细节,移步去看第十版吧,关注度太低了。
附:
从操作评分来看(操作评分越高,近期市场操作意愿越强),医药股中,迈瑞医疗、长春高新、以岭药业等较为靠前,更多其他数据自己也可以查询>>迈瑞医疗
声明: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