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国内股市的白马股可谓流年不利。前几年走势特别好的大白马纷纷走出暴跌,阴跌,再暴跌的走势。大把白马股从历史高点已经出现了腰斩的走势:
中国平安:前复权高点86.48,当前价39.65,跌幅 54.15%
(资料图)
美的集团:前复权高点102.55,当前价44,跌幅 57.09%
海天味业:前复权高点151.36,当前价70.41,跌幅 53.48%
万科A: 前复权高点33.55,当前价16.19,跌幅 51.74%
五粮液:前复权高点348.39,当前价152.15,跌幅 56.33%
招商银行:前复权高点55.06,当前价29.58,跌幅 46.28%
于是,最近市场上很多人开始质疑价值投资。最常见的论点就是:“xx白马股股价跌回4年前,我坐了个大过山车,价值投资就是扯淡的”;“长期持股是扯淡的,分红才能挣几个钱?”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都不是真正的价投,而是伪价投。这些人相当大一部分是在2017年大白马牛市之后跟风入场的投资者。他们认知中的价值投资就是买白马股,这种认知显然是无法帮他们熬过这轮白马股寒冬的。真正长期遵循价值投资理念的股民,虽然也会因为股价下跌而情绪低落,但是很少会去怀疑价值投资体系。因为,他们多数已经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将近十年他们有更好的亲身经历来证明价值投资是有效,可复制的投资方法。
很多新股民以为白马股的走势是一路平坦向上的,但是其实绝大多数白马股拉长时间看是波动上行的。当遇到今年这样比较大的调整时,股价跌回几年前的某价格是很正常的。很显然,用特定时段的涨幅来衡量某种投资方法是否有效是可笑的。比较客观的方法是选取较长时间的两个低点,或者两个高点之间比较涨幅。
以招行为例,2014年后复权的低点到今年后复权的低点涨幅为335.61%,年化涨幅20.2%。以2014年后复权的高点到今年后复权的高点涨幅为299%,年化涨幅18.88%。可以看到,无论是高点和高点之间的比较还是低点和低点之间的比较,单吊招商银行的年化收益率并不逊色于牛逼的基金经理。
第二个例子,谁说持股收利息挣不到钱的?我在2014年主要仓位的招行成本大约为10元,后期陆陆续续还有买入,所以成本不降反升但是依然在13元左右。10元成本的招行,从2015年开始到今年共参与分红8次,累计分红金额7.185元。即使我们拿到分红不考虑红利再投,也不存银行滚利,单单是分红的现金收益8年也有71.85%,单利接近9%。这个投资回报率已经接近沪深300指数2014年低点到今年低点的涨幅。也就是说招行凭分红的投资回报率已经接近市场投资回报率的均值。那么,现在嘲笑持股收息策略的跳梁小丑们你们有资格嘲笑么?
价值投资就是这样一种虽然长期有效,但是经常会出现短期失效的投资策略。这种策略类似于江湖上的气宗,前期练气短时间似乎没有效果,但是时间拉长后威力惊人。
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18年,我对价值投资这块的理解也算是略有小成。能够分享给大家的建议有三条:第一,基本面分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能力圈。第二,价投不等于盲目买蓝筹股,好股也要有好价格。第三,正视市场,利用市场。
基本面分析为基础,建立自己的能力圈
很多伪价投经常把价值投资等同于低估值投资,只会看PE/PB,最多加上个净利润增速。这里甚至不乏一些所谓的大V。这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解,价值投资是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这里所说的基本面分析不仅仅是看看PE,PB,净利润增速。而是要理解这个行业,知道这个行业怎么挣钱,怎么亏钱,行业发展趋势,能够对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有一定认知。
投资者要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对能力圈覆盖的企业未来1-3年的发展有比较靠谱的预判,能够轻易分辨舆论对于企业的认知是否正确。
所以,真正的价值投资入门是比较困难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除非你是圈内人,否则想要用能力圈去覆盖一个行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很多只看PE/PB和净利润增速的伪价投在行情走得顺的时候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行情没有按照自己的认知发展很容易半途否定自己的决策。
价投不等于盲目买蓝筹股,好股也要有好价格
2017年这波跟风进白马股的人,绝大多数并没有做到前面我说的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很多人认为价投就是买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五粮液。但是,什么价格买,估值是否合理,他们一概不管。不仅仅是普通投资者盲目跟风,不少大V也没起好作用。
正视市场,利用市场
价值投资者经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市场。如果你认为市场是有效的,那么你的价值投资体系就是有问题的。如果市场有效,那么市场给予的低估值就反应了公司基本面的问题,自然也不存在价值投资的机会。反过来如果市场是完全无效的,那么你的价值投资可能永远无法完成从低估开始的估值修复。
我个人对于市场的理解是:市场处于完全有效和完全无效之间的混沌状态。短时间内市场可能无效居多,但是拉长时间看,市场大概率是有效的。
所以作为价值投资者必须认清市场的这种特性,清楚自己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相比差距极大。对于市场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做好预期管理,并充分利用市场短期的非理性表现收集或兑现筹码。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价值投资失效了么?并没有!价值投资只不过是在为下一个丰收播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