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19日,天齐锂业(09696)发布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天齐李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李闯”或“甲方”)与北京卫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卫兰”或“乙方”)于2022年5月20日签署,双方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天齐威蓝色固体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邹伟,注册资本为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的销售和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以共同从事预锂化负极材料及回收、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预锂试剂(原料)和预锂制造设备等相关业务。
受益于行业的广阔前景,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这一赛道。今年5月,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宣布布局动力电池回收;6月底,赣锋锂业与蜂巢能源达成合作,双方将在锂资源布局、电池回收等方面展开合作。汽车方面,5月,宝马集团宣布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闭环回收,并利用分解后的原材料生产新的动力电池。至7月,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绿道先后与何山智能、瑞普蓝郡达成合作,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联盟初步预计,未来5年,平均每年将有200-30 GWh/16万吨动力电池退役。预计到2026年,累计退役量将超过1 . 42 . 2 GWh/92 . 6万吨。广发证券分析认为,动力电池市场空间正在快速提升,中性预测下2030年锂电池回收规模可达10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