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阳科技(688112)
(资料图)
6月21日晚间,鼎阳科技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等合计62人授予限制性股票74.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本次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为46.00元,将于2022/2023/2024分三阶段解除限售,解除限售条件为,以2021年收入为基数,公司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不低于30%/75%/136%。
发布2022年股权激励,彰显高速发展信心
从激励对象来看,本次股权激励涵盖了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等合计62名对象,占公司总人数的21%,对稳定核心员工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从授予价格来看,本次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为46元,较为接近公司当前股价,体现出公司对于自身中长期合理价值的判断。从解除限售条件来看,本次股权激励将于2022/2023/2024分三阶段解除限售,解除限售条件为,以2021年收入为基数,公司2022-20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不低于30%/75%/136%。我们认为,本次股权激励在保障公司核心人才团队稳定的同时,也彰显出公司对于未来三年保持高速发展的信心。
示波器和频域类新产品持续导入,高端化和国产化势头不改
2022Q1,公司受益国产化、新产品导入、指标高端化,三大趋势加速推进。
1)中高端产品依旧保持高增速。公司2022Q1平均销售单价大于1万/3万/5万元的产品系列营收同比增长35%/296%/479%,明显高于整体水平,收入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2)新产品加速导入,频域侧尤为亮眼。公司2020年发布的SDS6000系列示波器营收同比增长104%;2021年推出的频谱分析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任意波形发生器SSA5000/SSG5000/SDG7000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81%;矢量网络分析仪SNA5000X/SVA1000X营收同比增长60%。考虑到电子测量仪器的销售需要进行样机评估和试用,从产品推出到销售放量存在一定周期,我们认为,在明后两年新产品有望维持现有势头,为公司带来更大的业绩贡献。3)国产化红利下,国内市场下游需求提升。2022Q1,公司平均销售单价大于1万元的产品系列境内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31%,显著高于境外市场的23.52%。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长期受益于基础工具链国产化和产业链升级带来的红利,在国内市场持续发力。
再推多款重磅新品,高端化进程有望提速
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22年3月,公司发布了多款高端新品。在时域类产品侧,公司发布了国内首款2GHz带宽8通道数字示波器SDS6000L;在频域类产品侧,公司发布了测量频率达26.5GHz的高端矢量网络分析仪SNA5000A。结合此前公司陆续推出的一系列中、高端产品,如12bit分辨率的示波器、26.5GHz的频谱分析仪,公司的各条产品线高端化进程持续加速。电子测量仪器的销售需要进行样机评估,从产品推出到销售放量存在一定周期,我们认为,在明后两年,新产品将为公司带来更大的业绩贡献,建议关注其对收入端和利润端的双重提振作用。
基础工具链国产化浪潮开启,看好供给能力提升带动业绩持续高增
当前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逐渐向上游基础工具链延伸。从21年初的两会到年中的两院院士大会,从政治局730会议到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家高层始终反复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我们认为,以基础工具链软硬件为主的国产化3.0浪潮开启,公司作为国内电子测量仪器领先企业,有望长期受益于基础工具链国产化和产业链升级带来的红利。相较于需求端,我们认为市场应更多关注公司在供给侧的能力提升。1)产品方面,在最近一年,公司已陆续发布了多款高端新品,且在招股书中详细披露了未来的产品研发路线图,预计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中高端产品,提升单品价值量和毛利率。2)渠道方面,在巩固欧美市场优势的同时,我们看好公司积极把握国产替代带来的机遇,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目前公司在国内组建了专业销售团队开拓渠道,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密集化地区加大推广力度,预计随着公司在产品和渠道端持续发力,公司国内收入有望相较于2021年再提速。
投资建议:鼎阳科技作为国内电子测量仪器领先企业,在拓展下游行业应用的同时,长期受益于基础工具链国产化和产业链升级带来的红利。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突破中高端产品,提升单品价值量和毛利率,并且强化自研品牌的打造和国内渠道的全面升级,未来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16/6.02/8.4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1.63/2.34亿元,维持“买入-A”评级。考虑到公司短期的成长性以及长期的行业空间,给予6个月目标价76.36元/股,相当于2023年50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1)技术研发突破不及预期;2)政策支持不及预期;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4)核心技术人员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