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备受关注。走进耀州区小丘镇白瓜村,冬日的暖阳冒在山头,白瓜河上粼光交错,俨然一副美丽乡村画卷。
村党总支书记说:党员带头状态暖
白瓜村是由原来的白瓜村、山家坡村、前槽村、焦子河村合并而成,全村515户、1587人。白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乔小东说:“我们村地形复杂,好似人的手掌,把手指看作山梁,指缝为沟,各道梁上都有人住,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也有些不便。四座山、五道沟,要将白瓜村跑遍,得要四五十公里路。”
这样的自然条件,给疫情防控工作也带来许多“限制”。
“刚开始设卡,我们只有简易帐篷,刮起风来帐篷呼呼作响。”乔小东说,遇到天气大冷时,唯一的取暖设备“小太阳”也有点弱不禁风。
“值守点工作辛苦,村上66名党员都是顶在前、干在前,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后来与镇办、帮扶单位联系,换走帐篷架起了两间板房,一间是卧室有空调、床和桌椅。另一间是厨房,有锅灶能热饭,还有各类食品。“条件改善了,才能确保我们值守人员能住得下。”乔小东说道。
白瓜村产业以养殖蛋鸡为主,光养鸡散户就有30余户。
“我家鸡饲料没储存了,联系商家都送不进来怎么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外防输入管控措施严格,养的小鸡就快“断粮”了,这让村上养殖户犯了难。
“我多存了一些饲料,我给你们送去,你们先应急,村上再想办法。”党员但文学是白瓜村6组组长,同时也在搞养殖,他大致分析了下情况:“这些散户大都是1万只鸡左右的规模,一天消耗差不多一吨玉米,一吨预混料。”查看自己库存后,但文学立马给三家养殖户各送了三吨玉米出去,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白瓜村随后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畅通物资供应绿色通道。乔小东说:“在遵守防疫政策下,农资都能及时进村,今年鸡蛋也能卖出去,群众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驻村第一书记说:群众响应人心暖
“王书记,我要当志愿者,和你们一起值守。”村民周俊民向驻村第一书记王军利主动申请。
周俊民曾是村上因病致贫户,幼年时因为没钱治疗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脱贫攻坚期间,村上为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加上每年村集体收入的分红,日子逐渐有了好转,他也总想为村上的事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现在天这么冷,你行动不方便,多操心啊。”王军利思考后给周俊民出了个主意:“你就给你的代步车上安个喇叭,刚好为我们做些防疫宣传。”
“基层党组织就要团结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王军利认为,让群众有参与感才会有获得感,大家都是邻里守望的建设者。
看到大家值守辛苦,怕他们不能准时吃上热乎饭,村民赵军莲、柯凤利等人带头,开始动手做一些家常饭给值守人员送去。
但文学的妻子王耀玲也加入其中,白天夫妻俩都有工作要忙,只等晚上回家才有时间包饺子。听说要送往值守点,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大家伙齐上阵,一连包了三天,二十几斤饺子在寒风中冒着腾腾热气,送到了值守人员手中,让人看着就有底气。
“不少村民给我打电话,问什么时候才能排到她送饭?”王军利说:“送来的有饺子、麻食、面条还有米饭,样样数数都有一些,中午一顿吃不完,为了避免浪费,我们就下午热热再吃,吃不完就将打包带回家。”
党员在带头,群众有响应。这个寒冬胃暖心更暖。
驻村工作队员说:提早谋划前景暖
疫情阴霾终将散去,提早谋划才能让群众生活变“暖”。
“白瓜村脱贫户31户,其中有一户情况较为特殊。”耀州区统计局驻白瓜村工作队员邓学敏说,村民贾和龙前些年为了给老伴治病,流转了土地,花光了积蓄。之所以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全村唯一家中无劳力、无土地的成功脱贫户。
“正值村上发展养殖业,也有几户做的很有效果。”考虑到养殖比较适合贾和龙的情况,邓学敏就鼓励他多去参观学习。
2020年,贾和龙开始学习养殖肉羊,由于经验和养殖条件不足,贾和龙这一年没赚也没赔,可也累积下不少经验。
2021年,贾和龙买入200只鸡苗。这一年中秋,经过半年成长的小鸡苗,一只卖出了50元的价格,有了1万元收入,贾和龙感到十分惊喜和满足。
总结两年的养殖经验,信心大增的贾和龙决定在2022年改扩建养殖场地,扩大养殖规模,把养鸡养羊一起干。
“养鸡产业短平快,一只鸡苗只有几块钱。养羊要做好羊舍消杀,注重防疫。”邓学敏给贾和龙列台账、算盈亏。同时在村上申请无息贷款资金,联系养殖大户、养殖能手提供养殖经验和指导。
“受疫情影响,改扩建养殖场地工作还未开始。等疫情过去,我们就开工,今年一定行。”邓学敏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最大的目标就是让群众动起来、让腰包鼓起来、让产业兴起来。(记者: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