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成功捕获老龄恒星变身瞬间


来源: 科技日报

日本鹿儿岛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ALMA望远镜对老龄恒星W43A进行观测,成功绘制了从该恒星喷射出来射流及其周围物质的分布情况。根据对数据详细分析发现,射流喷出始于60年前。该研究成果揭示了“行星状星云”形成的机制。

质量与太阳相近的恒星,在一生的最后阶段会膨胀成为红巨星,成为“行星状星云”天体。“行星状星云”有球形、细长等各种形状。由于基础星是球状,出现各种形状星云的机制引起了很多天文学家关注。

“行星状星云”的形状取决于原来的恒星是单星还是双星。单独恒星的气体基本是球对称的,所以“行星状星云”形状也是球对称的。在两颗星相互环绕的联星情况下,从老龄恒星喷出的气体会受到另一颗星的重力影响,形成不对称球的复杂形状。

“行星状星云”被恒星释放的物质遮盖,因此很难直接观察。

研究小组利用高分辨率ALMA望远镜观测了“宇宙喷泉”之一的W43A,成功捕捉到一颗老龄恒星射流发出的无线电波,并成功捕获了其尘埃分布情况。W43A位于天鹰座方向,距地球约7,200光年,是包括一颗老年恒星的联星。

研究小组通过对数据详细分析,发现从天体喷射时射流速度达到每秒175km,比以前估计的要高很多。对射流长度和速度的逆算表明,射流在60年前才开始喷发。此外还确认了在喷射流中几乎等间隔排列的气体团块。

研究小组负责人、鹿儿岛大学今井裕准教授称,“无论是射流还是之后数十年内形成的行星状星云,都是星际空间与恒星之间物质轮回的一部分。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了恒星内部合成的元素散布在宇宙空间的过程。揭开其机制,使我们对宇宙物质进化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天体物理学通讯》上。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