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12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吸引了众多热爱生活的市民前来打卡。
今年是山东深耕文化“两创”的第十年,又加上“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的助推,今年相较于往年的工博会,又增添了许多新面孔。让我们一起在璀璨工美、时尚手造中,感受巅峰鲁艺。
(相关资料图)
9道工序、20多项技艺 看山东大汉还原中国古代“高定”
来自青岛的陈刚金工工作室负责人陈刚此次带来了多件鎏金作品,精湛的传统技艺和古朴奢华的颜值,吸引了很多人参观驻足,在了解制作工艺后,更有人感叹:“这才是中国版‘高定’啊!”
陈刚是典型的山东大汉,据他介绍,此次带来的作品涵盖了多种传统技艺,其中就有皇家御用技艺。他以其中的三件鎏金铜镜举例,背面的图案则多是源自元代、唐代的壁画、服饰、建筑上的吉祥图案,再根据所需的材料和造型设计演变而来。仅仅是一个镜子就需要制作者掌握八道工序,“绘画设计、雕刻原板、原材料制坯、锤揲、錾刻、焊接、打磨抛光、镶嵌、鎏金,而每项工序又涵盖多种技艺,如花丝镶嵌、麻地、跳錾、飞錾等,达到二三十种之多。”
陈刚表示,由于全部制作流程都依靠人工,成品率很低,“几乎每制作五个铜镜只能成功两个,最难的就是焊接这关。”根据工艺不同,制作一个铜镜的周期通常在3个月到1年,“比如錾刻这道工序,一天最多只能做5个小时,时间长了,手就会抖,所以各种工序需要分散开来做,因此一件作品耗时就会拉长,目前以我们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定制。”
陈刚表示,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传承,“我们敞开怀抱欢迎大家来学习传统技艺,但是这一技艺也是有很高的门槛的,需要具备绘画和雕刻基础,才能继续学习其他工序。很多人来试几天就走了。有人问现在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不使用机械设备,我们的回答是,机械永远不具备人工的温度,老祖宗的东西要传下去,总得有人去做,这也是我们坚持的意义。”(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任晓斐)
她们在母亲节做了一束可以吃的玫瑰花送妈妈
红的、绿的、黄色、紫的……一束斑斓的花朵摆放在展位上,看起来美不胜收。14日,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这束花朵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原来,这是一束可以吃的玫瑰花,是花饽饽传承人邢赛楠特意为母亲节制作的。好看又好吃,可以说是一份送给母亲的特别礼物。
14日,正逢周末,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人来人往,人们被各种各样的手造产品所吸引。在威海秀苑工艺美术(鲁绣花饽饽)的展位上,一束玫瑰花造型的花饽饽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如果不是因为怕干燥而包着一层保鲜膜,远远看去,还真以为是一束盛开的玫瑰花。
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邢赛楠说,他们制作的这些花饽饽均是源于天然,纯手工制作。用头道面粉、花生油、鸡蛋、奶、蜂蜜、绵白糖和果蔬汁制作的花饽饽,充满面粉的天然香气。对于面粉呈现的色彩,邢赛楠说,这源于在面粉中添加的果蔬汁,红色是煮熟的甜菜根,绿色是菠菜汁,黄色是南瓜汁,紫色则是加入了紫薯。母亲节来到之前,她想到了把花饽饽做成花朵的造型,一枝枝聚集在一起,就成了饱满鲜艳的玫瑰花束。
“把花束放在锅中蒸上五六分钟就可以食用。”邢赛楠说,这是可以吃的玫瑰花,并且食物本来就是小时候妈妈的味道。她还传授了一个鉴定面食中混入的是不是真正果蔬汁的小技巧:鉴定是不是真正果蔬汁制作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在太阳下晒,果蔬汁做的花饽饽颜色很容易变浅,添加了色素的则颜色不会发生变化。(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徐敏)
“一根线”能做什么?
每走几步都可以找到一个答案
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正在济南火热进行中。来自全省10市28名“绣娘”亮相“非遗赋彩·绣美生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鲁绣技能大赛,在12小时内,用五彩丝线勾勒出精美的荷花纹样,来展现他们的刺绣技艺。
有着十几年绣花功底的李兆梅来自日照,她带来的鲁绣作品是一幅水墨荷花。滨州无棣的咸胜男展示的是鲁绣中的绒绣,只见她用特制的绣针,让彩线游走在巧手间。马鸿乾展示的荷花作品与别人有些不太一样,她的是一幅素荷花——在植物染的蓝色花布上绣了一朵白色荷花,清新淡雅、傲然独立,采用的是潍坊的传统刺绣方法。枣庄山亭的刺绣也称打圈绣,王广兰表示这是她从母亲手上传承过来的,她的荷花给人一种素雅质朴的观感。比赛现场,唯一的一位“男绣娘”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他叫张京艳,来自烟台,所创作的作品结合了丝绣和发丝绣,绽放的荷花下面一条肥硕的鲤鱼一跃而出,栩栩如生。
把“一根线”变成山东手造,还可以是什么?在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上,每走几步都可以找到一个答案。它可以是烟台的棒槌花边,枣庄的布老虎,博兴的苗家粗布,临沂的钩针编织……16市特色手造云集、工艺大师荟萃,手艺人们拿出看家绝活,带来了一场山东文化“两创”的成果展,用一针一线、一砖一瓦尽情绽放齐鲁文化的魅力。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任晓斐)
值班主任:高原
责任编辑:鞠月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