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国汽车合资道路的近四十年发展历程:1)前30年在经济增长和政策扶持双驱动下,销量长期保持增长。我们根据合资车企的销量规模,认为五大核心车系存在明确的竞争梯度:
第一梯队:日系车和德系车,销量显著领先其他车系;
(资料图)
第二梯队:美系车和韩系车;
第三梯队:法系车,年销量始终低于一百万辆。
2)近十年,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合资车企相继衰退,五大核心合资车系的销量下滑基本符合【第三梯队→第二梯队→第一梯队】的次序。
我们从用户需求层次出发,总结【汽车品牌竞争力梯度模型】:将汽车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划分为两个段位、五个层级,自下而上由【价格为王】向【价值感知】升级。高阶竞争力建立在低阶竞争力之上,具备更高阶竞争力的品牌议价能力更强、用户忠诚度更高,也更难被淘汰或替代。
五大合资车系的各品牌分属模型中的不同层级,而我国自主品牌正凭借【更美观、更智能、更环保、更高端、更具性价比等优势】从最底层向上快速突破。我们根据模型总结复盘他们各自销量衰落的原因:
法系车、二线日系车:处于第一层级,汽车造型长期难以迎合中国人审美,不足使其难以向第二层级进阶。自主品牌最先突破这一梯度,相对应的合资品牌最终因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基础部件的性价比不足被淘汰;
韩系车、部分美系车:处于第二层级,因造型设计和座舱空间的优势而崛起,发动机、变速箱等硬件核心技术相比日韩较弱,使其难以向第三层级进阶,终因产品质量、品控等问题被竞争下去;
德系车、一线日系车:处于第三层级,丰田、本田、日产、大众具备硬件技术、质量、品控等优势,用户口碑好,品牌力更强。但因电动智能转型缓慢,在燃油车时代建立的核心竞争力被削弱,也正在面临自主品牌的冲击。
二线豪华品牌、一线豪华品牌,分别处于第四、第五层级:第四层级被“蔚小理”等新势力严重冲击,第五层级凭借难以替代的品牌力依然拥有较大的客群。
电动智能时代,自主品牌具备先发优势,有望创造合作时代2.0模式:即由【外资主导产品和技术,自主负责产品和销售等】,转向【由自主主导智能化开发,外资负责整车设计、开发】的全新合作模式。
由于发展历史和阶段不同,自主品牌呈现两种不同的竞争力构建路径:1)传统自主品牌,起步较早,沿竞争力梯度模型自下而上突破;2)新势力品牌,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以高阶竞争力直接切入第三,甚至第四层级。
投资建议:通过对各自主品牌的影响力、产品矩阵和关键技术等的梳理,我们认为目前传统自主品牌中比亚迪、长安、吉利、上汽,新势力品牌中理想、小鹏、蔚来、问界等所处竞争模型层级相对高阶。智能化相关技术领先、内外饰造型设计细腻、品牌营销聚焦场景的自主品牌,能够更好的支撑品牌高端化发展,有望实现对传统一线豪华品牌的挑战。另外,也继续看好其他品牌在竞争力层级上的进阶。因此,我们重点关注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赛力斯;关注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北汽蓝谷。
风险提示: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重点关注公司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营销不力对品牌认知度的提升不及预期;智能电动化发展速度不及预期;消费者对于智能化产品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竞争加剧带来的市场格局变化风险;创新技术对于颠覆现有技术趋势的不确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