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耀州区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全力写好“后半篇文章”,突破思维定式,大胆改革创新,采取“三个三”模式,推动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促进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开启新生活。
布局“三类产业”,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培育壮大“产城融合”的主导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围绕“3+X”产业布局,在照金、小丘、瑶曲、庙湾等9个镇(街道),实施了果业、香菇、畜牧、文旅、电商等产业项目,确保每个安置点有1-2个集体产业、每户有1-2个增收产业项目。统筹建设“多业并举”的长效产业。围绕深度贫困村,全力实施“五个一”产业工程(一个光伏电站、一个规模化养殖场、一个规范化种植示范区、一个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一个社区扶贫工厂),培育了藏香猪、海棠、艾草中医药产品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搬迁群众483户1597人稳定增收。积极推进“功能互补”的社区产业。为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围绕社区工厂(扶贫车间),配套孵化基地、就业中心、电商平台等设施,着力构建“社区工厂+企业培育+就业服务+电商销售”于一体的社区型产业,实现企业受益、群众增收、共同发展。
落实“三重保障”,确保搬迁群众持续增收
产业收益保障。依托海升农业、陕果集团、德祥香菇、鸿伟兔业等28家龙头企业和168家集体合作社,将2493户搬迁群众全部纳入产业帮扶范畴,实现产业分红全覆盖。就业创业保障。针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就业信息员推荐就业岗位,围绕搬迁群众需求,强化订单劳务输出、精准技能培训、创业贷款补贴等措施,实现了“1户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公益专岗保障。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人员和在城镇就业有困难的搬迁群众,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社区治理、基础设施管护等方面,积极开发生态护林员、设施管护员、就业信息员等公益岗位,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就业问题。
创新“三项服务”,力促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
强化基层党建服务。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明确各村(社区)第一书记、支部书记是后续扶持工作第一责任人,每个移民搬迁点有一名支部委员具体负责,每一户移民搬迁群众有一名党员具体联系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群众办事找得着门、找得到人。开展“两服务一公开”便民服务。在7个融合型安置点实施“两服务一公开”便民制度(即物业服务、社区管理服务,公开管理人员信息),对搬迁群众的原村干部和搬迁安置地小组长的联系方式予以张榜公布,共设置“两服务人员公示牌”18个,发放“两服务人员公示卡”2465张,确保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办事。探索专职化个性服务。在锦阳新城、五台2个800人以上安置区,设立易地扶贫搬迁便民服务办公室,配备8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探索对扶贫搬迁户、拆迁户及保障性住房户三类群众进行融合管理。同时,大力开展“搬新家、树新风、迈进新生活”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搬迁群众融入度和满意度。(耀州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