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和风控如何兼顾
一些中小现金贷平台常常只顾“普惠”,不顾“风控”:一方面,放贷对象“不挑人”,另一方面,风控基本形同虚设,产品大多标有“快速放贷”、“无抵押”等字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部分民间融资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却系统性金融风险却在慢慢积累。新规落下后,监管与普惠的天平如何平衡?
金融机构服务好实体经济的前提是对风险的良好把控。“风控永远是金融行业最核心的能力。要在风控上下功夫,风控做好了,才能让金融服务渗透到多层次实体中去。”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金融分论坛上表示。
事实上,当前规范整顿现金贷的思路更多是注重“纠偏”,让现金贷在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同时,又能有效控制风险,避免乱象的发生。
12月2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出席论坛时对于新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态势给予了肯定。他认为,现金贷发展速度快,服务长尾人群,便利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问题导向上。对于现金贷行业导致的问题,应是机构纠偏与行为纠偏并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在谈及普惠的边界时认为,普惠金融需要有一个界限,把钱借给缺乏偿还能力的人,就不是普惠金融,而是不负责任的金融行为。现金贷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做负责任的贷款。而“负责任”的关键在于有效的风控。
具体来看,现金贷事前风险评估的措施包括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借款人放贷的原则,同时要求单笔贷款的本息费债务总负担应有金额上限,展期不应超过两次等。
事后催收规范包括建立失信信息公开,联合惩戒等制度,提高违约成本。对于如何化解多头借贷,黄益平呼吁尽快实现行业信息共享,央行征信系统向持牌的现金贷平台开放。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建议“堵不如疏”,应促使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充分、普惠的金融服务;并对从业机构的合同文本、内部合规制度文本进行审查,确保其合法合规。
管好并非管死,实际上,在规范现金贷平台的同时,银行等持牌机构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适当的金融产品。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银行应该向互联网公司学习,不断丰富产品线及业务模式,借助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手段,努力实现消费信贷服务群体的“下沉”,不仅有助于扩大自身收入来源,也填补了普惠金融服务的空白。(记者 高畅 闫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