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腿泥到指尖忙 无人机渐成温州农户春耕的“新宠”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一架无人机载着满满一箱谷种缓缓起飞,升空两米向备耕好的稻田飞去。谷种从机舱里滑落,均匀地播撒在平整的田地上,不到5分钟,两亩农田播种完毕。

这是日前发生在浙江永嘉一农田中的场景。

“这块地之前种了藕,淤泥很深,人就算穿着高筒靴也走不进去,所以我们就利用无人机播种。省人工,速度快,成本低,种子播起来也均匀。”看着无人机几个来回就把33亩农田的播种工作完成,永嘉当地农户周永乾感叹,“插秧机效率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比不上无人机快,以后晚稻也可以用无人机播种了。”

其实,无人机助力春耕,在温州当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不会飞无人机,当不了现代农民。”浙江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市)瑞安的种粮大户项贤治如是说。

拥有2000多亩耕地的项贤治一家,近年来为了提高种植效率,把无人植保飞机也“请”到了农机队伍中来。而31岁的项贤治也考取了农业无人机的驾驶证,成为一名“飞手”。

无人机的编程作业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传统,拉长了农业作业时间。2019年以来,项贤治的“个人飞行记录”超8000亩,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夜晚完成的。

项贤治称,“无人机按照编程飞行,即便是漆黑一片,也照常工作,而许多害虫白天都在稻叶底下或者泥土里,夜晚才出来活动,因此在夜里喷药效果更好。”

在苍南县,无人机也成了当地一些种粮大户眼中的“香饽饽”。

在该县台新村,种粮大户高树权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操控着植保无人机给农田喷洒底肥。只见身负20来斤肥料、体宽近2米的无人机在田地半空来回盘旋,这种智能化的机械作业,令高树权赞不绝口,“操作方便,效果很好。”

“我今年打算种180多亩早稻,往年光是施肥这一块就要请十来个人工才能完成,如今有了这台植保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180多亩农田的喷洒任务,而且一亩田一天人工费就要250元(人民币,下同),用这个无人机,花几十元钱就够了。”高树权如是说。

不仅如此,永嘉县供销联社下属供销农业有限公司经理黄长江介绍,“一台无人机价格在5万元左右,还可申请到近50%的政府补贴。”成本低、效率高、补贴多,对于此间种粮大户而言,无人机渐成助力春耕“新宠”。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