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稳岗扩就业再发力 一揽子精准实招在途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减负稳岗扩就业再发力兜牢民生底线加快补短板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释放一系列强有力政策信号。其中,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位列“六保”要位,进一步凸显民生导向。近日,多部门围绕保民生频频部署、靶向发力。促复产持续攻坚,减负稳岗扩就业再发力;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一揽子精准实招还将密集落地。

就业是民生之本。从“六稳”到“六保”,就业均列首位。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多次强调确保就业大局稳定,部委和地方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

援企稳岗拿出“真金白银”。人社部数据显示,2至3月,我国共为企业减免社保费用2329亿元。截至4月19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88亿元。一季度,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近百亿元,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在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出台激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政策,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基层项目招募规模以及就业见习规模,安排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开发一批乡村公益性岗位。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滞留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

更大力度保就业举措仍蓄势待发。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日前表示,下一步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大稳岗返还支持力度,多方拓展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表示,将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促进新业态发展和灵活就业。拓宽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

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湖北省政府4月22日召开保居民就业工作专题会议时强调,要切实把保居民就业作为政府工作首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强化稳就业各项举措,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各项工作。深圳4月26日举行稳定和促进就业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统、稳、保、托、促、优”六方面拿出21条硬举措。

“保就业有赖于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和恢复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表示,保就业民生和恢复经济增长,需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和精准对症的措施来实现。政策措施和效力直接瞄准遭遇困难的对象,实现普惠性政策和分类型政策的协同发力。以保障民生为根本目标,综合运用就业扶助和社会保障政策。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保基本民生,要在兜牢民生底线上加快补短板。

4月23日召开的部分省市经济形势视频座谈会强调,要增加对基层转移支付,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大幅扩围失业保障,实现低保和社会救助应保尽保,用好价格临时补贴机制,力保基本民生。4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帮扶保障力度。要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

有关部门也密集出炉一系列重磅政策。在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上,财政部等明确2020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向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适当倾斜,已提前下达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优先支持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影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扶贫项目。

在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上,我国把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作为重要抓手,疫情期间各地实际发放补贴累计达到93亿元。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明确自今年3月至6月,在现有保障对象基础上,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一倍价格临时补贴,预计将惠及6700多万人。

“只有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并运用创新思维、汇集各方之力共同应对,才能够尽快化解疫情带来的民生问题并如期实现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预期目标。”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在他看来,保民生需要更加全面、精准的政策措施,要用创新思维开拓新的就业空间,适当扩大社会保险费减免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的实施范围,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并提高救助水平,同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