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促进数字转型 高效推动引资合作
2020-02-25 20:57:4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一些具体场景在发生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一些地方迅速转换思路,推出服务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不久前,重庆两江新区启动“云签约”活动,将过去“面对面”“手牵手”的签约方式,变为“屏对屏”“线连线”的“云签约”。这种在线集中签约的招商模式,既减少了人员集聚,又高效推动引资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面对疫情,很多企业正在加快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各地火热的“线上复工”,既是中国经济产业数字化的成果,也是企业加速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应急训练”。当然,要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仅需要企业学会转身,也要政府提升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服务企业发展的水平。
眼下,诸如“不见面招商”“网上进千企”等线上服务,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政府的选择。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硬仗,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项硬任务,二者相辅相成。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勇有智,有谋有能,既要体现在抗击疫情上,也要反映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各地政府只有主动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充分释放创新力量,才能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通过创新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转换思维方式,更需要在配套举措上做实做细。如果说“云签约”是一次创新实践,那么,各级政府在推进“放管服”改革基础上进行提升服务水平、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数字化升级,则会是一次系统性迭代。一个地方的数字政务是否拥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撑,数字服务能否迅速由基础型向智能型升级,信息技术人才是否具有足够匹配产业发展要求的能力……要答好这些问题,政府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在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体系建设上,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想法,而是要主动出击、统筹兼顾,加大创新、补齐短板,为未来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下数字经济的发展,正在见证中国经济的韧性,也在呼唤着政府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面向未来,政府不仅要总结疫情期间政务服务的经验教训,更要创新手段、创新方式,以更深入的“放管服”改革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单士兵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
-
禁止“炒信”“刷单” 电子商务法给电商戴上“紧箍”
-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量价齐跌” 消费者还有哪些新选择?
-
银保监会首次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 拟于近期出版发行
-
大宗商品四季度有望偏强震荡 原油提供价格支撑
-
宝武河钢两大超级巨无霸展开股权融合:宝武入股唐钢
-
一汽夏利“1元”甩卖天津华利 南京知行接盘并承担8亿债务
-
从历年国庆节后表现看A股投资机会 机构这样说
-
5A级景区上海科技馆10月1日起门票价格下调25%
-
银行理财新规:公募理财可借道公募基金投A股
-
坐飞机要多花钱了!燃油附加费将上涨 最高30元/人
-
证监会发布四项金融行业标准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亲子房成旅游住宿业新蓝海 市场需求高达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