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市场利率继续下行 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 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2020-02-25 18:52:08
来源:
证券时报网
国务院新闻办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商务部部长助理任洪斌、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详细介绍当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医疗物资生产情况,以及下一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等方面将出台的支持举措。
官方对货币政策表述的微妙变化近日引发市场热议。按照最新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对此,陈雨露表示,该定调主要是指三大类措施要加大力度。一是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要更大力度地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已经出台的3000亿专项再贷款要继续用好,要落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目前有近千家企业已获得专项再贷款,接下来会继续让这项政策精准落地。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像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三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前一阶段,三家政策性银行主动采取了许多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央行会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继续发挥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支持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企业,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对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的企业扩大融资支持。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要防范广义信贷的收缩。因此,当前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迫性比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强,基础货币投放、定向降准仍有空间。
财政政策方面,据欧文汉介绍,下一步,一方面,将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的执行,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取向,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尽快形成有效投资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表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总需求水平偏低、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的特点,防范广义信贷收缩风险尤为重要。宽松货币政策虽有必要,但作用有限,更为关键的,是要尽快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例如,可考虑尽快发行1万亿~1.5万亿特别国债,填补各项优惠政策和增加支出所需的资金。这是弥补政府收支缺口、防止广义信贷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伤害的关键保障。
“财政政策具有精准定向、暂时性、政策滞后时间短等特征,适用于应对疫情的一次性短期冲击。相比之下,货币政策中的总量政策工具不具备针对性,不能限定特定时间,且有较长的政策时滞,不适合用于应对疫情冲击。因此,从政策工具角度看,财政政策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张斌称。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
-
禁止“炒信”“刷单” 电子商务法给电商戴上“紧箍”
-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量价齐跌” 消费者还有哪些新选择?
-
银保监会首次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 拟于近期出版发行
-
大宗商品四季度有望偏强震荡 原油提供价格支撑
-
宝武河钢两大超级巨无霸展开股权融合:宝武入股唐钢
-
一汽夏利“1元”甩卖天津华利 南京知行接盘并承担8亿债务
-
从历年国庆节后表现看A股投资机会 机构这样说
-
5A级景区上海科技馆10月1日起门票价格下调25%
-
银行理财新规:公募理财可借道公募基金投A股
-
坐飞机要多花钱了!燃油附加费将上涨 最高30元/人
-
证监会发布四项金融行业标准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亲子房成旅游住宿业新蓝海 市场需求高达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