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图书馆”逐步兴起 充电学习“触手”可得
2020-02-19 13:38:19
来源:
新华网
“虽然现在手机、平板看书很普遍,但是我仍然喜欢纸香的味道,喜欢捧着纸质书看,更有阅读的意境。”来自浙江衢州的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郭超艺说。
像郭超艺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宅在家中,还能读上新书?“无边界图书馆”正在兴起,以帮助更多人们可以宅家看书。
“知识无边界,读书也可以无边界。”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表示。
浙江图书馆率先尝试了“无边界图书馆”的借阅方式。据介绍,浙江图书馆在手机支付宝、微信等小程序上设有应用。“读者在线挑选后,书便可快递直达到家。读者读完后,既可以开馆后把书带到相应图书馆归还,也可快递归还。”褚树青介绍。
在外界看来,“无边界图书馆”可以延伸用户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行为,打通线下空间与线上平台的阅读,为用户提供更灵活弹性的阅读体验。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图书馆,例如太原市图书馆、深圳罗湖区图书馆等都可以实现线上选借图书快递到家服务。湖南、湖北、辽宁、甘肃等10省也把图书馆搬到了支付宝手机应用上,让读者宅家期间也能在线阅读汲取知识。
例如,为助力抗击疫情,浙江图书馆小程序设置了一个“书香战疫”线上阅读专栏,包括疫情防疫、公共健康、心理学类全新主题文献156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如何增强免疫力》等防疫抗疫实用书籍广受市民欢迎,许多书籍被秒借。
褚树青表示,浙江图书馆力求打造一个无接触、无边界图书馆,以避免读者线下借书买书接触感染的风险。而之所以推出防疫类书籍,是为了关注疫情期间老百姓的心理健康,并希望能让读者获取更多防疫抗疫知识。
除了“无边界图书馆”的兴起,“无边界”学习也成为风尚。不少平台也推出限时免费听书、读书活动。
此外,多所中国高校也拿出了自家名师名课,与全社会共享。清华大学联合微博推出了“宅家”云学堂,不仅包含社会学、线性代数、国际政治、中国金融体系等学术课程,也有防疫心理、声乐艺术、沟通技巧、公共演讲等通识课程,甚至还有柯洁围棋课、“清华食堂特色菜配方大揭秘”等兴趣课。
数据显示,疫情带来的出行限制,让电子书、网络课程等行业的流量得到显著增长。以支付宝提供的数据为例,疫情期间,支付宝电子书的浏览量超过300万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2倍;论文下载量17.8万篇,同比增长25.4%。
此外,新东方、网易有道等培训机构纷纷推出在线教育课程优惠,而钉钉、腾讯教育、淘宝大学、快手等互联网企业也凭借基础设施布局,加入了这场在线教育的接力。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多地大中小学宣布推迟开学,预计电子书、网络课程的热度仍将继续升温。(张璇、王任远)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
-
禁止“炒信”“刷单” 电子商务法给电商戴上“紧箍”
-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量价齐跌” 消费者还有哪些新选择?
-
银保监会首次发布普惠金融白皮书 拟于近期出版发行
-
大宗商品四季度有望偏强震荡 原油提供价格支撑
-
宝武河钢两大超级巨无霸展开股权融合:宝武入股唐钢
-
一汽夏利“1元”甩卖天津华利 南京知行接盘并承担8亿债务
-
从历年国庆节后表现看A股投资机会 机构这样说
-
5A级景区上海科技馆10月1日起门票价格下调25%
-
银行理财新规:公募理财可借道公募基金投A股
-
坐飞机要多花钱了!燃油附加费将上涨 最高30元/人
-
证监会发布四项金融行业标准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亲子房成旅游住宿业新蓝海 市场需求高达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