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加快核心标准研制,填补相关空白
近日,国家标准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文件提出加快制修订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标准是当下的重点任务,目标到2025年实现制修订氢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0项以上,主要内容包括1)基础与安全:制定氢燃料品质检测方法、氢安全等标准;2)氢制备:制修订PEM电解槽技术要求、水电解制氢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水电解制氢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等标准;3)氢储运:制定氢气压缩机、氢膨胀机、移动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瓶式集装箱等标准;4)氢加注:制定加氢站用储氢压力容器、加氢站压力设备检测技术要求、加氢站压力设备风险评价与检验、加注协议、加氢站通用要求等标准;5)氢能应用:制修订燃料电池模块安全、氢燃料内燃机、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低温冷起动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
提升国际标准化水平,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文件提出的第二个重点任务为国际标准化提升,主要包括:转化氢能领域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技术水平;鼓励龙头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逐步提升氢能国际标准化能力;积极举办氢能国际标准化活动,增进氢能标准化国际合作;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制定氢能领域国际标准;目标到2025年转化国际标准5项以上,提出新提案3项以上。作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能在各国的新能源产业竞争中具备核心地位,2022年中国氢气产量3781万吨,为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国际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中国氢能产业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国际合作的加强也将为中国氢能企业的海外市场开拓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产业链统一标准化,各环节迎加速发展
标准化是产业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氢能具备庞大的产业链价值,产业链各环节标准各异,但此前出台的部分国家标准并未做到全产业链环节的统一覆盖。本次文件涵盖了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存储和运输、氢加注、氢能应用五大体系的相关标准,按照技术、设备、系统、安全、检测等进一步分解形成了20个二级子体系、69个三级子体系、共158条标准体系,全面覆盖了“制-储-运-加-用”各环节。该文件的发布有望充分发挥标准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速实现氢能行业各环节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布局氢能产业链的相关上市公司,制氢端关注【华电重工】(布局绿氢核心制造设备及材料,签署达茂旗200MW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制氢站订单);储运端关注【中材科技】(车载储氢瓶领域份额国内第一,22年储氢瓶业务同比+85.71%)、【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在国内储氢气瓶领域市占率约80%)、【东宏股份】(工程管道领军企业,前瞻布局输氢管道);用氢端关注【中钢国际】(氢冶金技术助力钢企减碳,八钢全氧富氢碳循环高炉项目逐步推广中)、【百利科技】(质子交换膜产品可用于氢燃料电池生产和电解制氢)。
风险提示:产业政策变化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