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出警半径1.2公里,缩短57%;街面警情环比减少1620起,下降22%;小区警情环比减少502起,下降16%……3月17日,在全市巡逻防控机制改革涧西现场会现场,与会的各城市区公安机关民警一边为涧西分局近3个月巡逻防控工作实现提质增效点赞,一边认真记录涧西分局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去年12月20日,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立足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聚焦人民群众对更优质高效的公安执法服务的向往,树立“群众想什么,我们干什么”工作导向,把“人民满意”作为公安工作评判标准,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扎实推进公安服务“供给侧”改革,构建并启动社会面网格化巡逻防控新机制,科学施划巡逻网格,建立专业巡防队伍,屯警街面,优化巡防指挥体系和布警模式,全面实施巡处一体机制,聚焦主业释放警力,努力让警力离群众更近、接处警和服务群众速度更快、巡逻防控效能更高。
新机制运行以来,初步取得了社会面“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1 专业队伍驻守街面,民警距离群众更近
巡处一体首接负责,巡逻防控效能更高
在涧西分局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涧西区17个防控网格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17辆巡逻车行驶轨迹实时显示。
“我们按照‘科学配置、最优路径、遥相呼应’的原则划分巡逻网格,各网格平均出警半径1.2公里,比之前缩短57%。”涧西分局巡特警大队教导员韩中立介绍,新机制启动后,该局优化配强巡特警队伍,配备123名民警、196名巡防队员,分别占全局的19%、49.1%,还设置了7个驻勤点,建设3个街面警务站,最大限度屯警街面,让民警距离群众更近。
据介绍,市公安局按照“快速到达、有效防控、疏密有致、动静结合”的原则,将主城区的5个城市区分局辖区划分为52个防控网格,平均接处警半径从原来的3.31公里缩短至1.72公里,缩短了47.89%;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在网格内主次干道划定巡逻路线、设置值守点,在巡逻路线和网格内重要区域设置巡逻必到点,让群众时刻感受到民警就在身边。
同时,洛阳市警方还积极推动巡逻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巡处一体机制,以“有警出警、无警巡逻”的原则,对街面盗窃“三车一瓶”案件和一般性寻衅滋事、接触性诈骗、损毁公私财物等案件不再像以往移交给其他办案单位,而是实行首接负责制,对相关案件一办到底,最大限度压缩案件办理周期。同时,对接到的非案件类警情及时调处,提高现场调处率。
“新机制有效解决了以往接处警工作散而乱、办案周期长的问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不断提升,街面警情减少明显。”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机制实现了繁简分流、案件快办,初步实现了“每一个警情都争分夺秒”,解决了“为了到达现场而到达现场”的问题,巡逻防控效能不断提高。
以涧西分局为例,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2月28日,街面警情环比减少1620起,下降22%;小区警情环比减少502起,下降16%;该局巡特警大队出警6138起,现场调解4719起,现场调处率为76.9%,让大部分群众的报警诉求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2 指挥调度扁平高效,更快到达群众身边
接警处警专业规范,赢得群众“十分”满意
2月27日,市民李先生拨打110报警,称其在广州市场一宾馆休息时,放在枕头旁边的手机不见了,而其房间的朋友王某坚称没有见过。
接到报警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通过网络派单将警情派发到涧西分局情指中心,同步通过处警通App点对点直接指挥到巡区网格出警车上的民警范华溢。
正在广州市场附近巡逻的范华溢接到指令后,不到2分钟便赶到事发宾馆。经现场调查和查阅监控,民警发现王某当天离开宾馆时,先把一部手机放在吧台,待受害人离开后从吧台将手机取走。锁定嫌疑人后,民警很快将王某抓获。
根据社会面网格化巡逻防控新机制,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优化指挥调度机制,推动警情指挥调度扁平高效、专业规范,构建了“接警、派警、出警、处警、移交、办案”全流程闭环式执法循环。
“群众拨打110报警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统一受理,通过网络派单将警情派发到分局情指中心,同步通过处警通App点对点直接指挥到群众报警所在位置最近网格巡组的出警车上。这种扁平化指挥调度机制改变了过去110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后先派给分局,再由分局派给派出所,派出所值班室再通知出警民警出警的模式,减少了指挥调度中间环节,实现了警情快接、快派、快出、快处,最大限度缩短了群众报警后等待出警的时间。”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杨军军介绍,110指挥中心以服务警务实战为出发点,将各种警情的现场处置指引植入出警民警的处警通App上,供民警现场处警时进行参考,实现了“指挥调度高效、现场处置高效”。
“这种扁平化指挥调度,让我们的出警时间至少缩短2分钟。2分钟虽短,但在警情处置中就能避免纠纷扩大、事态恶化。”涧西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任军克感触颇深地说,现在很多时候,报警人刚挂断报警电话,民警就出现在其身边了。
“我对民警的处警工作十分满意,不仅出警速度快,而且执法规范、处置高效。”李先生说,民警出警快一秒,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多一分。
队伍专业化、执法规范化是改善公安形象、赢得群众满意的重要路径。据了解,市公安局在新机制运行之前,便不间断对全市巡特警队伍开展专业化、职业化培训,实现了队伍形象良好、装备精良、执法规范、善用法言法语、善做群众工作,改善了过去派出所出警形象不佳、法言法语运用不当、处置能力不强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和执法公信力,还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市公安局民意感知中心数据显示:去年,110接处警不满意工单在110接警量中平均占比为0.9%。今年前两个月,110接处警不满意工单平均下降0.3%。
3 严格等级勤务响应,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完善层圈封控机制,筑牢市域安全屏障
近日,涧西区某工地附近发生一起多人聚集纠纷警情,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后,指派距离报警地最近的第8巡区小组赶往现场处置。
“现场聚集人多,请求支援。”由于现场人员较多,8组现有警力难以控制。市局指挥中心立即指派邻近的第7、第9巡区小组和派出所增援。不到2分钟,10名增援警力抵达,事态迅速得以控制。
“以往,这类警情需层层上报,派警就需要一些时间,还要考虑到管辖地界等问题。如今,从报警到成功处置,仅6分钟就完毕。”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梅涛说。
如何快速、高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市公安局给出的答案是“划层圈”和“分等级”。
在网格化巡逻防控新机制运行中,市公安局按照地域特征,将全市划分为3个层圈。第一层圈主要针对一些小规模的暴力案件或突发事件,以案发点为中心,在半径1公里左右区域形成快反支援圈,确保有足够警力使警情得到快速高效处置。第二层圈以洛阳市主城区为边界,当突发重大警情,嫌疑人(车辆)轨迹不明确,需要全城封控、缉捕时,快速形成封控圈。第三层圈以洛阳市界为边界,主要针对突发重大警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事件,快速启动环市卡点,实现环城封控,把风险降到最低。
今年年初,新安县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全市快速启动环城防疫卡点,广大民辅警坚守一线和医务人员共同对进出洛阳人员进行核查,有效阻断疫情进一步蔓延扩散。疫情的快速高效防控,也得益于层圈防控体系的建设。
以往,虽然在春节、牡丹文化节、国庆节等旅游旺季市公安局要启动高等级勤务模式,投入大量警力强化街面巡逻防控、交通疏导及服务群众等工作,但由于在执行中缺乏明确的标准,警力部署不够科学高效。
为切实提升警力调配的科学性、实用性,在案件多发时段、地段和重点、敏感时期形成治安防控高压态势,在此次网格化巡逻防控新机制建设中,市公安局对等级勤务工作机制进行了系统优化,由低到高设置三级、二级和一级巡逻防控模式,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启动相应等级,形成整体联动、反应灵敏的防控新格局,不断提升安全守护和应急处置水平,让平安的基础更加坚实。
4 聚焦主业释放警力,有效激发队伍活力
精耕细作笃行致远,夯实警务工作基础
“在网格化巡逻防控新机制推行前,我们所日均接处警量在60起左右,大家都忙于处置警情,很难把主要精力放到社区警务上。如今,派出所从接处警中解放出来了,可以更好地走进社区、走到群众身边开展入户走访、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工作,民警的精神状态更加饱满了,辖区群众也更满意了。”涧西分局珠江路派出所所长王辉说。
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成立以后,通过深入调研发现,110接处警工作的日益繁重,使派出所民警疲于应付,没有更多警力和精力开展基层基础、社区服务、矛盾调处和民生小案等工作,而且执法不规范、态度不好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基层民警忙、群众有意见的矛盾相对突出。
为切实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和警务工作难题,市公安局在网格化巡逻防控新机制建设中,着力让派出所工作最大限度回归到基层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民警主导作用,深度融合网格员、物业、内部单位保安和群防群治力量,辐射全市每个小区、村居、单位,开展以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为主的“三零创建”工作,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遏制警情的高发多发态势,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市局指挥中心积极将非警务报警从110平台中剥离出去,通过简繁分流,使基层刑警大队、治安大队等职能警种更多地从盗窃、接触性诈骗等“五类案件”中分离出来,在电信诈骗、恶性案件等大要案上投入更多精力,最大限度发挥警种专业优势、回归主责主业,提高打击效能。
“洛阳公安机关推出网格化巡逻防控新机制是基于破解当前公安机关基本矛盾的准确判断作出的主动探索,及时回应了广大群众对洛阳公安的新期待。实践证明,我们在执勤执法、服务群众上创造了‘洛阳速度’,全市公安机关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创新引领、警务改革、提质增速上下功夫,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新征程。”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武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