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倍大红包:一线城市房地产
上一个鸡年,房地产市场同样正经历“史无前例”的宏观调控,但当时几乎所有抢购一线城市住宅的人,都拿到了大红包。
2005年初上海、深圳等地房价快速上涨,随后一系列调控措施出台,央行取消房贷利率优惠、新国八条出台、七部委联合发布稳定住房价格的文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中国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2936.96元/平方米,同比大涨15.23%。
当时刚创刊一年多的东方早报曾这样报道:
2005年一季度,上海住宅成交均价接近1万元/平方米的高位,中心城区的楼盘价格大都在2万元/平方米。在政策调控下,上海房价出现松动,以上海市中心黄浦区为例,2005年最后两个月的房价水平已稳定在1.6万元/平方米的水平。
但回头看上一个鸡年的房价与现在相比,仍低的惊人。上海市统计局最新的数据,2016年内环均价8.74万元/平方。2017年伊始,上海黄浦区新推出的一个楼盘价格已超过12万元/平方米,与上一个鸡年相比涨幅超过7倍。
2005年,地处深圳南山深圳湾附近的一个新楼盘价格不足8000元/平方米;而2017年南山深圳湾房价均价已超过9万元/平方米,与上一个鸡年相比涨幅超过10倍。
如果考虑到贷款买房带来的杠杆收益,实际上两个鸡年之间在一线城市购入住宅本金收益超过20倍是大概率事件。
2005年,也是房地产巨头们开始喷发的一年。那一年,万科A的年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震撼业界。“百亿巨鳄”成为当时诸多房地产公司梦寐以求的目标。
2016年,恒大、万科、碧桂园,三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额均超越3000亿元。三家公司一个星期平均销售总额就超过200亿元。
十二年之后的鸡年,房产调控再一次轮回,统计数据上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已经放缓。不过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核心地段的土地几乎已被开发殆尽,新成交住宅正逐渐远离市中心;同一地段、同一位置的房价涨幅已远高于统计意义的涨幅。
红包雨的大气候——中国经济翻两番
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超级大红包,背后是中国经济体量的急速膨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GDP总值达到74.4万亿,相当于2005年的接近4倍。
据世界银行数据, 2005年中国的GDP仅为美国的17.96%,2015年已达到美国的60.53%。下图为面包财经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绘制的中美历年GDP对比:
变化不仅仅体现在GDP数据上。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首次超过美国,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出的比重达到19.8%,而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从1895年一直坐到2009年。当前,中国的汽车、船舶、彩电、冰箱、空调、手机等产量均已经居于世界首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220余种产品位居世界前列。以汽车为例, 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高达2802万辆,同比增长13.7%,超过美国和日本的销量总和。
庞大制造业产出使得国人可以消费得起越来越多的工业品,而一线城市的房产则成为超发货币的蓄水池和财富的凝结器。
在上一个鸡年,无数国人因为中国经济蛋糕的快速扩大和自己的选择而获益匪浅;但在体量已经巨大之后的这个鸡年,增长已经放缓,这样的大红包还会有吗?
本文作者:面包财经(ID:mb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