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央行持有资产超21万亿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40%


来源: 凤凰财经

零对冲网站近日撰文指出,全球央行在资本市场占据了空前的主导地位,截至目前,全球央行持有资产不仅已经超过了21万亿美元,而且全球六大央行持有资产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了40%。

以下为文章部分内容:

2016年底,我们通过一张花旗银行的图表展示了央行在资本市场占据了空前主导地位,这张图表结合一份有趣的幻灯片指出了诸如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行得越久,其边际成本就越大,直到最后量化宽松变成一种危害。

下图反映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成本效益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以某个时点为分水岭,在此之前,量化宽松政策利大于弊,主要的益处有获得不确定性溢价、降低实际利率和对消费的财富效应等;而持续时间超过这个时点的话,其弊大于利,会产生扭曲资产分配、扭曲动机、增加养老金赤字、不平等加剧以及银行盈利能力担忧等。

量化宽松政策的成本效益情况

这份幻灯片还有一个有趣的脚注:“这份幻灯片没有改变花旗银行任何现有的已发表的针对货币政策实际未来路径的观点,它仅仅用于助力可用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讨论。”毕竟,市场最想要的是大家能够认识到即使银行也不再相信中央规划者们。

巧的是,花旗银行对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的批判发生在央行持有超过18万亿美元资产的时候。

根据最新的央行持有资产数据,花旗银行指出,截止现在,全球央行持有资产不仅已经超过了21万亿美元,而且全球六大央行持有资产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了40%,这个比例是不到十年前的17%的两倍多。

下图反映了2000年至2016年全球六大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以及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持有资产增长较快的央行有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目前这六大央行持有资产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达到了近45%。

2000年至2016年全球六大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以及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人对全球协调一致地恢复背后的真相感到困惑,仍有天真的人们声称央行已经不再参与计划。

而央行们之所以逐渐淘汰量化宽松政策,是因为它们自己害怕市场开始抛售时会发生的事情,害怕它们已经失控。去年11月花旗银行的汉斯.劳伦森曾写道:

“在一个自我强化、从众的市场中,边际投资者们对将更多的钱重新投入风险资产还是持有现金保持中立态度的关键点是流动的。但是当大家突然改变方向时,其结果是资产价格发生非线性的大幅变化。不仅对于试图警告市场的我们来说,而且对于试图在不引起连锁反应的前提下以正确的速度移除量化宽松政策的央行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尤其因为目前的市场动态持续越长时间,最终更多的能量将被释放。这看起来是许多央行越来越担心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分析,他们也困惑于波动性缺乏,并且担忧市场对负面消息的反应欠缺。我们的猜测是,在逐渐淘汰量化宽松政策的过程中,它们迟早会做得太过火,虽然这只有事后才会显得明显。”

然而现在全球央行仍在收购资产,在它真正停止并且逆转前,一切只是猜测。最终,波动的市场会量化宽松政策停止的反应倾向于让央行行长们从冬眠中醒来,回到标普500指数上。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