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韩义所到之处吸引了不少观众
西关高跷队的成员解下高跷,赶往下个场地。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锋 摄
【资料图】
1月29日(正月初八),10:59,此时距离济南西关高跷队当天第三场演出还有半个多小时。15岁的朱琳琳就已经候在了演出场地,她是西关高跷队的粉丝,“我追了他们三年了,有什么事可以问我。”
每年看西关高跷队的演出,已成了朱琳琳的“春节仪式”。
火了的酸妮:“顶流”是个新人
“酸妮,酸妮,看这里!”随着一声声呼喊,酸妮娇羞地拿紫色的手帕捂着嘴,在一米多的高跷上把眼光抛给了观众,接下来就是一阵欢呼。酸妮是西关高跷队的花旦角色,近几日在短视频平台“火”了。网友称其为“顶流”,说,“酸妮让济南的高跷出了圈。”
“每天能听到大家叫酸妮,再冷的天心里面也温暖,未来的十天愿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学习创新。”酸妮的扮演者韩义1999年出生,身为小伙子的他为了能演好角色去做了粉嫩的美甲,“做美甲的也好奇,我就说是为了演出。”韩义说,他其实在琢磨这个人物形象,要把女性的娇媚展现出来,“大家被逗乐还是因为里面被揉进了一股子憨劲儿。”确实,韩义展现给观众的酸妮形象不是纤细柔美,而是丰腴妩媚中还带着诙谐。
在韩义看来,演好这一形象的关键之一就是“互动”,“演出的时候我的眼睛就基本不离开观众,我要看他们的状态来调整我的状态,一来一去不就演活了。”
其实,踩高跷并不是韩义的本职工作,“我是一个教书法的老师。”毕业于郑州大学的他喜欢戏曲、戏剧,这也是他能把酸妮演好的基础之一,“我在酸妮的塑造上用了京剧荀派的表演特点,有那种柔媚婉转的韵味。”
“我其实刚刚加入高跷队一个月,是个新人,算是个‘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之所以加入高跷队,韩义说是因为喜欢,说着他抬起手捋了捋紫手帕。
执着的“白蛇”:父母非常非常支持
17岁的吕冠宇是15岁朱琳琳的“偶像”,在这场演出最后,朱琳琳如愿以偿地和他合了影。
高1.4米的高跷上坠着一对铃铛,吕冠宇扮演的“白蛇”每踩一步,铃铛就叮当叮当响,高跷上还有彩绘的花纹,在一段白蛇戏俊公子的剧目表演之后,观众们哗哗鼓起掌。
说起吕冠宇的踩高跷之路,多少还有些传奇色彩。7岁的时候,吕冠宇在泉城广场看了一场踩高跷之后就迷上了这项传统艺术。父母就请了高跷队在小区表演了一场,这也拉开了吕冠宇练习、表演高跷的大门。“10年了,这也太快了!”他不禁感叹,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没多少个十年。
之所以能坚持下来,除了吕冠宇自己的热爱,还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就拿他的这身行头来说,那都是他们家自己出钱量身定做的。”济南市高跷协会秘书长李兆军告诉新黄河记者,吕冠宇的父母非常非常支持孩子踩高跷,“冠宇不仅高跷踩得好,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
在高跷队里,不光有吕冠宇一个在读的学生。11岁的范易晨在队伍里是最小的,和吕冠宇的经历相似,他也是因为看了一次高跷就爱上了:“我喜欢高跷一是因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再就是踩着高跷站在人群之上,显得非常威武。”他的妈妈也是每一场演出都跟着,“孩子喜欢,我们就全力以赴地支持。”
“赶场”的人:奔赴下一场热爱
“都小心点,安全第一。”伴随着密集的鼓点,刘海峰喊了几嗓子,挂在脖子里的哨子一晃一晃,作为济南市高跷协会会长的他是一名90后,从9岁开始踩高跷,带着队伍把高跷踩进了第一批“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济南的高跷,有更多人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11岁。”刘海峰介绍,现如今的西关高跷队是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大家基本都有自己的工作,高跷只是业余爱好,“每到过年,大家就聚在一起训练演出。”今年春节已经演了一百多场,“最多的一天演十场,最少的也有六场。”
西关高跷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济南第一支高跷队,自1985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固定为济南市民带来演出。一般以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为主,服饰与戏曲行头相似,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挑等。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高跷还可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
表演内容戏码从武松打棒、石秀担柴上梁山到青蛇戏老渔翁、白蛇戏俊公子、花大姐戏傻小子等,最后队员叠罗汉谢场。动作花样有碰拐、背拐、跌叉、翻跟头、蹲走、鹞子翻身、单腿跳空翻等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独具特色的表演,充分展现了济南人的豪迈性格。
李兆军说:“2006年,济南市高跷协会正式成立,这一专职机构的成立,使济南西关高跷队进一步走向正规。我们现在张开环抱欢迎更多人加入高跷队。”
第三场结束后已经过了13:00,队员们卸下高跷,登上大巴车赶往第四场演出场地,午饭就在车上解决。除了队里发的盒饭,一些队员还自己带了咸菜、辣椒酱,他们有说有笑,夹杂着些许不易,奔赴下一场热爱。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谢苗苗)
【记者观察】 当代年轻人有多爱非遗
春节假期,你看非遗表演了吗?在微博上有个热搜话题“当代年轻人有多爱非遗”,在记者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小到济南西关高跷,大到中国汉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亮色,其厚重的历史性与魅力穿越时代。年轻人的加入,创新发展了非遗,配以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打动更多的人。
年轻人热爱非遗的方式不仅仅是线下追逐,他们同时在线上围观非遗、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从事非遗。就如酸妮这一形象在短视频平台的快速传播一样,大家会从一个小的热点上去深入了解高跷,进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国潮正在逐渐成为主流,让我们一起发掘更多的可能性。
值班主任:颜甲
责任编辑:鞠月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