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以来的撤单潮还在继续。
3月26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终止对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研股份)、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合科技)两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终止审核的原因是,这两家公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
据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今年以来,科创板、创业板共有73家企业主动撤回IPO材料,其中,科创板拟IPO企业28家,创业板拟IPO企业45家。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密集的IPO撤单潮?撤单后的企业资本之路该如何走?
今年以来73家拟IPO企业撤回材料
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主动撤回材料的现象早已有之,撤回原因多数是对证监会现场检查制度的“畏惧”。
2019年7月份,首批科创板企业上市交易的当月,就有4家企业撤回上市材料。此后,每月便会有几家企业撤单。
到了2020年12月份,撤单企业突然攀升至15家,创造了单月撤单数量的最高峰,从而引发资本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
进入2021年以来,撤单现象持续发生。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26日,已有30家企业终止了科创板IPO之路,其中,1月份终止企业10家、2月份终止企业9家、3月份终止11家。30家终止审核企业中,28家为主动撤单。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不只是科创板出现撤单潮,创业板近段时间的撤单现象也居高不下。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创业板共有45家企业主动撤单,加上科创板主动撤单的28家企业,撤单企业已达73家。
从行业来看,在2021年撤回材料的科创板IPO企业中,有大部分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等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第一,其次为专业设备制造业,排在第三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据了解,这些撤单企业中,有很多都是行业翘楚,它们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与较大的产业规模,有的公司甚至年营收突破10亿元。
比如,3月1日撤回材料的辽宁企业朝微电子,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可靠半导体分立器件、电源和集成电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领域,重点服务国内各大军工集团下属单位和科研院所。
撤单背后:审查趋严?上市速度放缓?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密集的撤单潮?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了解到,企业密集撤单的背后,一方面是监管部门的严格核查,另一方面也与自身因素有关。
1月29日,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程以及后续处理工作,明确了检查涉及单位和人员的权利义务,压实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并加强了对检查人员的监督。
1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最新一期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共20家企业被抽到,由证监会对其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进行检查。其中,科创板IPO企业占9家,包括柔宇科技、蓝科环保、百子尖、华之杰、博创智能、国光信息、紫泉能源、浙江国祥、德威华泰。
截至目前,除了华之杰和浙江国祥两家企业,其余7家科创板申报企业已主动撤回了申请材料。
对于撤回材料的原因,柔宇科技内部人士表示,基于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的“三类股东”等适格性的情况尚待进一步论证,考虑到公司发展战略,经研究后决定,暂缓此次科创板上市申请。暂缓科创板上市申请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但有一些企业,自身也有被诟病的地方。
以2月19日终止上市的北京企业云知声为例,云知声在招股书中披露,其“在智慧医疗领域,公司语音病历录入系统优势地位显著,市场占有率高达70%”,“公司目前在家电智能语音模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达70%”。
对于云知声这一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数据,在同一领域竞争的科大讯飞则表示,云知声关于其语音病历市场占有率高达70%的表述及在家电智能语音模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达70%均严重失实。
再比如,3月15日终止IPO的森泰英格,其招股书披露,主营数控刀具和精密夹具,生产的高精度、高性能数控刀具和夹具是高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了 11 项核心技术。
在上交所首轮问询中,要求保荐机构核查森泰英格关于技术水平、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中的“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少有”“国内少数”等定性信息披露内容的依据,并说明“行业领先”“高端数控刀具”“高品质数控刀具”是否具有客观依据。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撤回材料的企业中,也并非全部是带病闯关,还与现阶段科创板排队企业较多有一定关系。面对较长时间等待,企业选择撤回材料,另谋路径也是有可能的。
多家科创板IPO撤单企业重新备战
2月2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IPO申报企业情况答记者问时称,目前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对注册制的内涵与外延理解不全面、对注册制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对注册制与交易所正常审核存在模糊认识。证监会将通过坚决和有效手段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避免“带病闯关”,提高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
IPO撤单后,这些企业是否从此远离资本市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撤回科创板上市材料后,多数企业选择再度冲击IPO。大部分企业仍将上市目标瞄准科创板,少数企业根据行业属性及业务特征转向创业板。
3月17日,位于广东的企业利元亨科创板IPO成功过会。这是该企业第二次闯关科创板IPO。利元亨曾于2019年首次申请科创板上市,并于当年6月25日成功过会并提交注册,但当年9月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与利元亨情况类似的企业还有金达莱、海天瑞声、泰坦科技、苑东生物等,均是二闯科创板终获成功的企业。
位于江西省的金达莱,2019年4月首次“报考”科创板,同年11月主动撤回申请。撤回申请后,金达莱明确表示再战科创板。
2020年4月30日,上交所再次受理了金达莱的首发上市申请。同年7月28日,首发上市获通过,11月11日,金达莱成功登陆科创板。
据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最近,在多地证监局公布的最新辅导企业名单中,有不少是之前科创板终止审核的企业,比如,信大捷安、鸿铭股份、中科晶上、森泰股份、联动科技等。
河南企业信大捷安2019年10月14日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2020年7月23日主动撤回申请材料。
该企业是一家以国家商用密码体系为技术核心基础的信息安全企业,致力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安全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是以国密安全芯片为基础的安全终端类产品、安全平台类产品。
3月8日,信大捷安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并发布公告称,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这是其继2012年9月、2019年2月之后,第三次启动A股IPO。(记者 王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