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情感题材网剧《暗恋·橘生淮南》日前在芒果TV和腾讯视频平台收官。整个故事以洛枳对盛淮南的暗恋为始,又以二人多年之后在振华中学校友签到台上偶遇时盛淮南一句意味深长的“好久不见”为终,呈现了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在暗恋经历中所体验的悸动与青春忧愁,也迎来了原著作者八月长安的“振华三部曲”系列改编的最终谢幕。
五年前,“振华三部曲”的电视剧改编作品《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曾在中国电视剧市场爆红,掀起了“校园甜宠剧”的创作热潮。但无论是2019年腾讯视频播放的《暗恋橘生淮南》,还是刚收官的《暗恋·橘生淮南》,却和近年扎堆涌现的青春剧较为雷同,在艺术质量上遗憾地未能再延续“振华IP”神话。
“振华三部曲”的昔日辉煌与无息落幕,与21世纪以来中国青春文艺市场有着共振命运。那么在“振华三部曲”之后,我们期待、或者需要怎样的青春文化书写?
“振华三部曲”开启国产“校园甜宠剧”模式
所谓“振华三部曲”,源于八月长安自2009年起出版的青春小说《最好的我们》《玛丽苏病例报告》《橘生淮南·暗恋》,围绕振华中学的少男少女讲述了一系列青春时代的校园往事。作者以富有修辞性的细腻笔触著称,培养了大量读者与粉丝,其改编的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也接连成为“爆款剧”,掀起了“校园甜宠剧”创作风潮。
而在此前,我国青春文艺创作主要以文学市场为主阵地,得益于中国青年原创文学杂志《萌芽》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优秀的“80后”从此脱颖而出,其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残酷青春”色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晋江文学城、起点中文网等迅速崛起,促使作家写作观念、读者偏好和作品风格,不约而同地朝向大众化和通俗化转变,也影响了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审美。
早在2012年,湖南卫视率先推出了“青春星期天”剧场(后更名为“青春进行时”),芒果TV亦凭借《旋风少女》《漂亮的李慧珍》等成为青春剧重要的输出平台。2014年,根据九夜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搜狐视频自制剧《匆匆那年》,正式掀起“小清新”青春剧创作风潮,电视剧开始取代文学成为青春文艺的重要市场。
在此语境下,2016年,改编自八月长安同名小说的爱奇艺自制剧《最好的我们》以其真实的校园怀旧情感获得了超过30亿点击量;次年深圳卫视和爱奇艺台网联合播出的《你好,旧时光》进一步发力,由此创造了“振华IP”神话。
“振华三部曲”在荧屏上的成功,开创了比先前“小清新”青春剧更明晰的“校园甜宠剧”风格,即:校园生活、怀旧文化、懵懂情感。三者的叠加和早些年赵宝刚“青春三部曲”为代表的都市青春励志剧正式区分开来,成为当代青春题材电视剧的主流审美,迅速引起“80后”“90后”乃至“00后”的成长共鸣。
《暗恋·橘生淮南》:关于暗恋这件小事
作为“校园甜宠剧”的《暗恋·橘生淮南》(以下简称《橘生淮南》,专指2021年版),既没有早些年“残酷青春”的堕胎、出轨等狗血剧情,也鲜有都市职场内容,而是定位为无知童年与成人社会之间的青春期,反映了绝大多数年轻人积极的感情观与心理成长。
但和“振华三部曲”的前两部作品不同的是,原著小说的写作重心在于主观抒情,表现的是高冷聪明的女主人公洛枳对于学霸校草盛淮南的关注与暗恋心态;而《最好的我们》和《玛丽苏病例报告》(电视剧名为《你好,旧时光》)则重在叙事,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的一件件生动的校园经历。因而以暗恋为主观感受的青春记述方式,使其成为“振华三部曲”中较为独特的一部。
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日常生活里,关于暗恋这件小事最普通也最难描述,尤其是在大众文化领域的电视剧创作上,如何呈现甜而不腻、还能避免陷入“早恋”的尴尬境遇,这种分寸感的拿捏十分考验创作者对于影像叙事的把控力。
例如,在《橘生淮南》里表现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讲话的叙事空间中,洛枳和盛淮南一个室内在暗、一个室外在明,充满雾气的玻璃格挡在二人之间,看起来似乎前言不搭后语的一问一答,洋溢着又欲说还休又充满幻想的青春情愫,使得暗恋这件小事不仅仅属于洛枳的个人想象,还给予了盛淮南角色除了校草学霸形象之外更多的发挥空间,增添了一丝独属青春校园的“甜意”,也为二人在大学里的相遇埋下伏笔。
除了洛枳和盛淮南,剧中还描写了性格鲜明的张明瑞、江百丽、戈壁等大学生群像,这些角色也在各自支线索剧情中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成长,共同记述了幸福与烦恼并存的青春故事。
但正所谓“成也甜宠、败也甜宠”,当完全以暗恋这一非常主观、高度个人化的心理情绪为主线索叙事时,同时也造成了剧情的推动力不足、人物行为逻辑缺乏合理性等问题。
例如,在人物塑造方面,洛枳仅仅因为儿时和盛淮南见过一面就产生了长达十五年的暗恋心理,实在缺乏情感基础,并且作为暗恋方,一向内敛隐忍的洛枳却会突然做出亲手送情书的事,更有违人物行为逻辑。在美术布景上,大学宿舍空间的装潢竟似贵族学校才可能存在的男蓝女粉式的清新文艺色调,极大地降低了故事中校园生活的可信度。再看影像和声音,充斥着大量过度修饰的美白滤镜、过载的旁白、常常铺满整集的背景抒情音乐、还有叠化转场剪辑方式等,严重影响了叙事节奏,也降低了剧集作为视听艺术的审美品质。
事实上,这并非《橘生淮南》一部剧的问题,而为近年跟风生产的不少“青春校园甜宠剧”所共有。以资本流量为导向、为受众审美偏好量身定制的青春剧市场,导致了剧作层面的情节单一、人物单薄、故事模式固化的同质化现象,再加上情节推动力的不足、脱离现实等艺术问题,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值得注意的是,曾率先开辟青春剧频道的湖南卫视在今年2月突然宣布,“青春进行时”剧场将终止,由主打故事性强、剧情紧凑的悬疑剧的“季风剧场”所取代,意味着“校园甜宠剧”正在失去平台优势及其文化市场。
甜宠剧式微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自身的创作观念
那么,是否我们不再需要青春文艺作品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都需要有类型多元、题材多样的文艺作品,并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独属一代人的青春书写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青春无悔”,到21世纪初记录市场经济浪潮下个体困惑的“残酷青春”,再到中国经济崛起语境下的“甜宠青春”,不同程度反映了中国经济与社会文化的时代变迁。
而“青春校园甜宠剧”的今日式微,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自身的创作观念,这和近年来碎片化、奇观化的快餐式创作模式不无关系。换言之,无论是青春文学还是影视作品,都过度注重流量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却本质上忽略了对于艺术自身的审美追求。
早在21世纪初,著名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白烨面对“80后”作家异军突起现象时就认为,他们的写作并非青春文学,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只是用文字在表达自己而非有意识地追求文学,并提醒当时的年轻作者:“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出书或者成名并不困难,但这并不等于文坛的认可和文学上的成功。不要被媒体的炒作所迷惑,更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困惑。”而今二十年过去了,在媒介巨变的今天,这句提醒仍具有重大警示意义。
无论大众文化市场风向如何转变,期盼中国青春文艺创作者们仍能在“流量为王”的浮躁环境下,以艺术的审美为标准、以文化价值表达为追求,创作出具有现实性、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真正讲述属于当代中国年轻人自己的青春故事。 陈亦水
(作者为艺术学理论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