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了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包括推出消费券的重大举措。目前,南京、济南、宁波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推出了不同形式的消费券。
上海财经大学量化金融中心主任曹啸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券有利于提振消费者的信心、拉动经济,因此对提高消费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受到疫情影响,短期有效需求收缩,且相关产业及供应链的冲击已经形成,疫情过后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可以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昨日对记者表示,消费券的本质是通过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复苏的短期需求管理措施。在经济波动过程中,如果消费受到的冲击大于供给受到的冲击,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需求的政策效果通常较好。当前消费冲击明显大于供给冲击,具备发放消费券的基本条件。伴随着国内疫情进入稳定控制阶段,有序加快复工复产的迫切性正在上升。除了在政策面上加强对企业的各类扶持措施,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管控环节外,来自市场的有效需求、特别是订单的增加,是当前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最强动力。这样来看,发放消费券也是目前加快复工复产进程,稳定企业经营和就业岗位的有效措施。
具体来看,3月2日,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惠民消费活动,面向景区、旅行社、影院、演艺场所、书店等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
3月13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消息显示,南京打出促进消费“组合拳”,消费券发放坚持合法合规、公平合理的原则,总额度3.18亿元,主要包括餐饮消费券、体育消费券、图书消费券、乡村旅游消费券、信息消费券、困难群众消费券、工会会员消费券等7大类。为体现差异化,消费券面值根据不同类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设定,其中,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3类消费券按照系统内有关要求发放,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4类消费券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面向全体市民公开发放。消费券采取电子券形式发放,尽量方便操作、降低成本,做到发放、领取、消费和兑现全程可追溯。
3月15日零点起,南京市5000万元电子消费券在“我的南京”APP上“开抢”,截至当日18时,成功预约人数已突破100万人,目前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
3月13日,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相关新闻发布会指出,宁波市将主动为文化旅游发消费“红包”,推出总额1亿元的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券。
除以上城市外,多地政府都有所行动。北京市300余家企业联手促消费,将向市民发放1.5亿元消费券,河北、四川等地政府也发文鼓励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
王青表示,各地在制定消费券政策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第一是财政承受能力和政策优先次序。第二是消费券本身除了刺激消费外,通常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救济性质。这意味着各地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需要判断是实施普遍、等额发放,还是主要针对一定收入水平以下的人群。第三是需在券种设计上找准消费痛点,政策手段也可以更加灵活。对一些需要较长时间内重点支持的消费支出,还可以采取税费减免、提供补贴等方式。最后还要注意通胀压力。如果通过消费券刺激后,消费增速逐步赶上、甚至高于工业生产等供给增速,就要在全国范围内及时考虑政策的退出问题。
曹啸表示,设计多样化的消费券。一方面可以通过设定用途,对特定行业形成拉动,实现消费回补。另一方面可以控制使用范围,对特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提供保障。有针对性的发放消费券,要基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落实,以防止财政压力增加。注重发放消费券的效率,规避消费券发放步骤繁琐,导致消费券促进消费功能打折扣。控制发放消费券的实施成本和维稳成本。记者 苏诗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