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子强
上周,沪深两市在欧美股市下跌回落的背景下震荡上行。上证指数收报3034.51点,周涨幅5.35%,深证成指收报11582.82点,周涨幅5.48%,周两市成交额53267.96亿元,日均成交额达10653.59亿元,是2月21日以来日均成交额过万亿元的第三个交易周。
巨大的成交为主力资金进出换仓提供了便利,上周资金火力开始向银行股转移。
《证券日报》通过东方财富统计,有1556只个股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单笔在10万股或20万元的成交),其中,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亿元的个股达到112只。这些个股分涉27类行业,涉及96.43%的申万一级行业,银行、食品饮料和非银金融等类居前3,其中,银行类有6只个股周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亿元,分别是:宁波银行(40655.68万元)、农业银行(24100.51万元)、中国银行(23701.84万元)、民生银行(12853.62万元)、张家港行(12273.64万元)、交通银行(11788.52万元),合计12.54亿元。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银行类整体估值处于A股低洼区域。数据显示,板块PB仅为0.76倍,处于过去5年估值中枢的底部位置,动态市盈率(TTM)也仅有6.03倍。万联证券认为,从估值的角度看,安全边际较高。板块股息率在4%-5%,部分个股股息率已经超过5%,板块防御性凸显。
统计数据显示,36只银行股中,破净过就达到26只,占比72.22%,其中,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等3只个股PB低于0.6倍,即用公司净资产近一半的资金就可以买到公司,相当于上述银行股票打6折销售。市盈率(TTM)方面则是贵阳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最低,其中贵阳银行和民生银行低于5倍,相当于5年公司就可以赚回股民投入的资金。
银行估值有底的“心理底线”背后,实际上是持续3年的板块内部估值分化。国泰君安表示,这一趋势的催化剂是2017年金融去杠杆,导致银行之间的能力差异不断拉大。2020年银行业处于景气下行周期,存量竞争之下,各赛道龙头银行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这种竞争能力上的差异将集中反映在盈利能力稳定性上:超额拨备计提足的银行,2020年能够通过拨备反哺支撑业绩稳定。
从资产质量来看,中银国际认为,尽管今年一季度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带来短暂冲击,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旅游文娱以及批发零售业的信贷规模占比有限,对银行带来的资产质量影响可控。另外,在监管对暂有困难企业进行信贷倾斜、调整还款期限等措施支持下,短期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难有大幅恶化,但区域以及行业的资产质量表现有所分化。疫情持续期间,批零、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的逾期率、关注率指标或有提升。从区域来看,主要关注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区域,包括湖北、浙江、广东等。
“虽然2020年银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但在认识到银行景气周期的规律后,无需对行业基本面过度悲观。”国泰君安最新研究报告认为,从当前债务周期和实体经济周期的边际变化中,已经能看到积极因素在持续发酵。同时,疫情对银行基本面的影响或已基本反映到定价当中。
投资布局方面,国泰君安表示,选股要坚守价值,稳操胜券。重点推荐下行周期竞争优势更凸显、拨备安全垫更厚实的零售型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和常熟银行。同时推荐负债成本受益于流动性宽松、中期业绩存在弹性空间的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此外,类债国有行进入黄金配置区间,重点推荐农业银行、工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