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间,江化微公告称,综合考虑市场环境等各种因素,拟向中国证监会终止公开发行可转债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这是自11月8日证监会对再融资政策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以后,第6家撤回公开发行可转债或非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计划申请的公司。其中,江化微、中嘉博创和红太阳均为撤回公开发行可转债的申请,红太阳还明确公告,放弃可转债转向非公开发行股票进行再融资。
远大智能证券部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直言,公司撤回申请主要是因为政策变动。某接近红太阳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由可转债转向定增,除了政策因素外,还有自身考虑。“从各个方面来说,公开发行可转债对公司要求都更严格一些,包括业绩、业务、拟投资项目利润率等,但是定增会相对宽松些。红太阳去年业绩有所下降,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也出现下降,从难度上来看,发行可转债比较难,所以公司选择了定增。”
目前,A股市场上主要的再融资方式有四种:增发、配股、可转债和优先股,增发主要是定增,在再融资中所占比重最高。2017年的“再融资新政”和“减持新规”出台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大幅缩减,其中主要是增发规模大幅下降。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市场增发募资规模分别为1.7万亿元、1.29万亿元、7568.61亿元,在再融资总规模中占比分别为90.58%、87.42%、77.26%。截至11月21日,今年以来增发募资规模为5779.83亿元,在再融资规模中占比进一步降低至5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定增的定价、锁定期、解禁后减持都受到非常严格的约束,因此定增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而此次新规对定价基准日由原来的发行期首日改回为董事会决议日、股东大会决议日或发行期首日,并且发行底价由原来的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九折改为八折,同时锁定期缩短,减持不受限,必然提升定增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市场普遍预计,再融资新政落地后,定增市场会大幅回暖,可转债市场可能会被挤占。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再融资是资本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可转债和定增是企业融资的两个平衡工具。定增是股权融资,可转债首先是债,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变成权益或股票,两者对企业的投资计划或经营决策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讲,定增是比较受企业欢迎的一个融资工具,之前政策变动,定增市场受到一定约束,但再融资新政施行之后,市场基本修复,所以如果市场融资总量不变的话,可转债市场规模可能会下降。但是如果市场融资需求旺盛,定增不见得对可转债市场有多大影响。”
某上市公司人士亦对记者表示,如果再融资政策修订落地,市场定增肯定会增加,但是上市公司是否会把可转债转向定增,就需要根据公司自身情况决定。(见习记者 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