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面对疲软震荡的A股市场,大多数私募基金的业绩都较为悲观。即便是知名私募上海弘尚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弘尚资产),也无奈的交出了多数产品负收益的成绩单。
根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弘尚资产旗下正在运行且年内净值有更新的共有10只产品,但截至2018年7月20日,在这10只产品中,今年内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仅有1只,这只由投资经理谭聪管理的弘尚成长精英1号A取得了2.50%的收益率,其余产品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最大跌幅达21.83%。
成立于2016年12月15日的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无论是从年内收益还是累计收益来看,该基金都是弘尚资产旗下所有产品中业绩表现最差的基金。截至2018年7月20日,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的年内收益为-21.83%,其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为2.56%。
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的基金经理是李军,在加入弘尚资产之前,李军曾先后任职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等,并具有投资银行工作经历,专注于运输物流和周期行业研究。2016年7月李军加入弘尚资产,现任投资经理,除了管理产品以外,还负责公司对周期行业和融资驱动策略的研究工作。
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成立时正值2017年市场分化期,低估值大盘蓝筹股持续上攻,高估值成长股则持续调整,当时李军认为,市场行情趋于分化,价值成为投资之锚。也正因此,其抓住了价值蓝筹股行情,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在2017年实现净值上涨31.28%。这种上涨趋势持续到2018年初,截至2018年1月26日,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的基金净值达到1.9326元。然而之后随着市场行情再度变迁,蓝筹股逐渐走弱,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大概率没能及时换仓,导致获利回吐,如今累计涨幅仅余2.56%。
从历史回撤来看,整个2017年期间,弘尚企业融资驱动策略A的回撤幅度都控制在5%以内,然而进入2018年,随着前期获利的一再回吐,该基金的回撤幅度也逐渐拉大,历史最大回撤达27.71%。
弘尚资产旗下另一只年内跌幅近20%的基金是国联安-弘尚资产成长精选2号,该基金成立于2014年2月26日,但是截至2018年7月20日,其年内收益仅为-19.2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基金的累计收益却有76.28%,究其原因,其累计业绩主要得益于成立时间较早,成功赶上了2015年的牛市行情。
国联安-弘尚资产成长精选2号的基金经理是朱红裕,朱红裕曾就职于华夏证券研究所、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行业与策略研究员。2010年6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专户投资部投资经理。2011年5月20日起任国投瑞银稳健基金经理,2012年2月15日起兼任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股票基金基金经理。
在朱红裕看来,大变革时代必将催生大牛市,正是由于在牛市来临之际,朱红裕前瞻性地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投资,国联安-弘尚资产成长精选2号才能获得超越市场的回报。即便牛市行情没能长期持续,2015年下半年随着股市陷入大跌,该基金的获利也开始回吐,但从整个2015年来看,国联安-弘尚资产成长精选2号仍然实现了78.46%的收益率。
然而,基金经理对行情的判断并不总是那么准确,朱红裕也不例外,在接下来的2017年蓝筹行情爆发时,朱红裕就显然没能及时抓住机会。2017年白马蓝筹股业绩亮眼,但国联安-弘尚资产成长精选2号却仅实现了2.94%的收益。此外,2016年国联安-弘尚资产成长精选2号的区间收益也不理想,为-11.67%。
从历史回撤来看,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国联安-弘尚资产成长精选2号的回撤幅度便一直居高不下,最大历史回撤出现在2015年7月10日,当日回撤为41.58%。
公开资料显示,弘尚资产由来自公募基金的优秀团队和红杉资本联合创建。弘尚资产成立于2013年10月,是红杉资本在中国唯一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其创始人是尚健。
尚健曾任职于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三家大中型公募基金担任高管,分别是华安基金副总裁、银华基金总裁、国投瑞银基金总裁,并担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曾担任瑞银环球资产董事总经理,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和上海交易所高级顾问,被评为“基金业杰出掌门人”。
在弘尚资产成立之前,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就一直在考虑利用红杉资本在一级市场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设立独立的二级市场投资平台,而尚健也在想如何从一级市场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中汲取一些经验来更好地进行二级市场投资,两人思想火花碰撞的结果,便有了弘尚资产的诞生,尚健担任弘尚资产CEO。
尚健在近期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弘尚资产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境内权益类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且今年跟往常一样保持一个比较高的仓位。对于全球配置来讲,虽然弘尚资产也投了大量的A股、港股和中概股,但其关注的还是国内经营的企业,整个配置还是相对于中国国内的中国资金。
尚健称,弘尚资产主要的策略是自下而上选优质的公司,在配置方面没有非常刻意的自上而下大的配置。弘尚资产关注的重点是两头,一头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整个产业整合比较具体的板块。另外一头是高科技,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高成长公司。但从今年内的走势来看,成长股在上半年遭遇了严重的估值回调压力,而受益供给侧改革的大多又是传统周期行业,由于信贷政策的收紧,这部分当中的大多数股票也频频下跌,由此来看,二者表现皆不理想是造成弘尚资产旗下基金年内收益不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