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市场关注的分级基金转型方案出台,《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分级产品的公募基金公司正准备将转型方案上报监管部门。千亿规模的分级基金转型将面临哪些困境?
今年4月,监管就奏响了分级基金走向大结局的旋律,时隔两月,一切按部就班,一批基金公司将会在6月底推出分级基金转型方案。所谓分级基金,即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份额。这个曾因“加杠杆”而闻名的产品,外人眼馋只看利好,而购买的投资者却有着万千滋味。
《国际金融报》从几家有分级产品的基金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暂不太方便公布分级基金的转型方案,需要在月底先上交监管部门,一切按照监管的指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会转型为LOF或者指数产品,但清盘的可能性不太大。”某华南中型公募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一边即将推出转型方案,另一边受近期A股市场波动,分级基金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国际金融报》记者根据可统计的数据发现,6月19日收盘,A股盘中跌至3000点以下,当日269只分级基金中有159只场内价格出现下跌,有近50只场内跌停。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资管新规,拥有分级产品的基金公司需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分级基金的规范工作,但部分规模过小的分级基金或将提前进行整改。3亿元规模以下的分级基金要在明年6月底之前完成转型;3亿元规模以上的分级基金,可以将转型期限放宽到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
按照分级基金合同,母基金和A/B类份额不仅有基金净值还有交易价格。部分投资者会担心是否有人在转型后从中套利。一位公募界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一旦分级基金转型成LOF型产品,投资者套利的机会会更小,不用过于担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分级基金转型主要面临着净值转型等主要困难,比如子份额如何估值,子份额往往存在折价或者溢价,这意味着折价的子份额持有者获益,而溢价的子份额持有者受损,两类子份额的折溢价问题很难解决。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称,分级基金转型,本身就是防风险守底线的重要体现,而分级基金可能更倾向于指数型LOF基金、指数基金等,若用户明显流失,基金吸引力骤降,反而会加剧分级基金清盘风险,转型压力不少。
著名对冲基金经理韩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模较小的分级基金会率先转型,为以后规模大的分级基金转型提供成功经验。分级基金母基金的持有人和同时持有相等A和B份额的持有人基本不存在问题,实质上仍就是持有普通的指数基金。而对持有分级基金单一份额的投资者,存在基金净值与交易价格的差异问题,需要一些智慧来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令多数投资者满意,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漏洞和套利机会,但建议投资者尽量不要参与套利,以避免遇到规则调整风险,投资者避免因小利而忘大义,应从大局出发配合分级基金转型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