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钛白粉企业金浦钛业(3.760,0.00,0.00%)借壳上市五年后,拟56亿“迎娶”涤纶工业丝龙头企业——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下称“古纤道”)。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虽然近年钛白粉行业景气,但金浦钛业在营收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净利润仍“原地踏步”。2015年至2017年,在营收翻番的同时,金浦钛业整体销售净利率两年下滑近9个百分点。
此次拟收购的古纤道100%股权拟作价56亿元,较今年2月份其与另一家上市公司洽谈时增长了近五成。
需要注意的是,标的不论是业绩、资产规模都远超上市公司。特别是去年标的业绩突飞猛进,在营收增幅23%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了7.4倍,仅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就已是2016年全年的7.8倍。
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金浦钛业出现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四成,业绩承压明显。
拟收购标的估值半年增五成
8月15日晚间,金浦钛业披露资资产重组预案,公司拟以56亿元收购古纤道100%股权。其中,公司拟向金浦东部投资和古纤道新材料发行16.08亿股股份支付55亿元交易对价,另外支付1亿元现金对价。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收购方案披露前,金浦钛业控股股东金浦集团就存在高比例质押。截至今年4月27日,金浦集团持股比例为37.3%,已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股份总数的96.79%,占公司总股本的36.1%。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古纤道绿色纤维主营涤纶工业丝、聚酯切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部分民用丝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是涤纶工业丝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工业丝产能已达60万吨。
而金浦钛业主营钛白粉的生产及销售,与标的业务无重合之处。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次交易之前,古纤道绿色纤维先后与龙星化工(10.830,-0.08,-0.73%)、恒力股份(15.420,0.28,1.85%)、银邦股份(5.610,-0.01,-0.18%)三家上市公司筹划重组,均以失败告终,但其估值却是水涨船高。
其中,今年2月恒力股份筹划收购古纤道绿色纤维时,标的40%股权交易对价为15亿元,对应100%股权约为37.5亿元。4月底银邦股份对于标的100%股权的预估值为40亿至60亿元,但银邦股份公告称重组失败的次日,金浦钛业紧接着就抛出重组古纤道绿色纤维的计划。
此次收购中,根据评估,截至2018年6月30日古纤道未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1.7亿元,预估值区间为52亿至60亿元,较其净资产账面值(合并口径)增值约40.3亿至48.3亿元,预估增值率344.65%-413.06%。
经双方协商,古纤道100%股权交易价暂定为56亿元,增值率约为379.04%,这个价格较2月份恒力股份收购时增长了近五成。
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上半年,古纤道绿色纤维营业收入分别为60.7亿、74.7亿、42.5亿,净利润分别为5613万、4.71亿、4.38亿。
换句话说,标的去年在营收增幅仅23%的情况下,净利润增长了7.4倍,仅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就已是2016年全年的7.8倍。
同时,交易对手方也做出了巨额业绩承诺,即标的公司2018年至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合计不低于24亿元。从目前的业绩来看,仅今年上半年古纤道绿色纤维已完成了四年业绩承诺的18%。
净利率两年下滑9个百分点
公开资料显示,金浦钛业前身为*ST吉药(吉林制药)。2013年,南京钛白10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完成借壳上市,并正式更名为金浦钛业。由此,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由医药变更为化工。
尽管近几年来随着钛白粉行业整体复苏,价格上调,金浦钛业在多次进行主营产品提价后营收快速增长,但净利润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2015年至2017年,金浦钛业营业收入分别为7.1亿、10.46亿、17.41亿,同比增长-3.41%、47.36%、66.43%,两年整体增幅为145%;净利润分别为1.31亿、1.21亿、1.66亿,同比增长214.6%、-7.91%、37.27%。
同期,金浦钛业整体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5.45%、17.91%、24.18%;整体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48%、11.55%、9.52%,两年下滑近9个百分点,几近“腰斩”。
此次收购对于金浦钛业本身来说无疑是“蛇吞象”。仅去年一年,标的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上市公司的4.3倍、2.83倍。
此外,今年一季度金浦钛业已出现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四成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1.65亿元。
截至去年年末,金浦钛业资产总额27.25亿,标的资产总额为40.56亿,为上市公司的1.48倍。截至6月8日收盘,金浦钛业总市值37亿,标的整体估值56亿为上市公司1.5倍。
针对上述问题,长江商报记者致电金浦钛业并发送采访函,对方表示已提交董秘。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公司尚未作出相关回复。(记者 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