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汇市场出现一些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7月3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我们将继续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运用已有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的调节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人民币走势逆转,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更多的稳定要求。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再次切换频道,进入下行阶段,二季度累计贬值超过5%。虽然贬值幅度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下跌幅度比,较为有限,人民币汇率指数依然呈升值态势,风险可控,但是背后凸显的是经济环境和周期的再次变化,上一轮支撑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几个主要因素再次出现周期变化,如经济下行风险再次凸显、中美无风险利差由扩大转为收窄、外汇管制措施由收紧转为回归中性或放松、美元指数由下跌转为上涨等。
王有鑫认为,鉴于外汇市场预期变化很快,近期随着人民币汇率快速回调,贬值预期很有可能会迅速抬头,进而引发超调和恐慌情况发生。因此,为避免再次出现“811汇改”后的情况发生,客观上要求利率提高以稳定汇率,但这就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冲突。从当前情况看,央行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更高。
王有鑫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化非常快,如果控制不利,容易危及金融稳定。因此,政府应时刻关注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变化,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也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确保汇率平稳和有序波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曲强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汇率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撒手不管了。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长期将不断放开,并以市场决定为基础,但短期之内并不是放任自流,完全不加以管理。
曲强认为,汇率的变化,短期之内对货币政策没有实质性影响。长期来看,随着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市场化。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会更加注重围绕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曲强表示,一国的货币政策变化,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一国的经济稳定和就业充分,汇率的高低并不是任何一国央行要考虑的首要目标。因此,基于这一考虑,汇率的变化也并不是当前需要研究和关注的主要问题。(记者 傅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