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复兴号”在北京南站等候出发(手机摄影)。当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公里体验运营。新华社记者丁静摄
京沪高铁9月起时速提至350公里
由“复兴号”按时速350公里时速运营,京沪两地4个半小时可达;提速初期不上调票价
新京报讯昨天上午,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公里体验运营。铁路部门预计在今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组织“复兴号”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届时,京沪高铁全程运行时间在4个半小时左右。
“京沪高铁满足350公里时速运营要求”
开往上海虹桥的高铁350公里体验列车从北京南站发车。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企业,部分院士、专家及铁路行业有关单位的300多人参加了体验运营。
8时38分,列车准点启动,显示屏上的时速数字一路爬升,不到8分钟,时速达到232公里;10分钟,达到315公里,12分钟后,车辆连接处显示屏上显示“352km/h”。车厢里一阵欢呼,乘客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据介绍,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了时速350公里实车、实重和实速检验检测、可行性研究和运营安全评估,组织两院院士、铁路专家进行了评审咨询。通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一致认为,京沪高铁满足按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营要求。
京沪高铁初期有7对“复兴号”列车运营
下一步,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做好技术准备、设备精调、人员培训、运营准备等工作。预计在9月中旬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复兴号”将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届时,4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实现京沪通达。
据介绍,目前京沪高铁日均运行400多列车,时速提高到350公里后,随着“复兴号”下线数量和出行需求增加,提速的列车数量也会逐步增加。初期京沪高铁“复兴号”数量为7对。
铁路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提速初期,考虑到社会也需要一个适应期,目前不会调整票价,以后会按情况逐步进行调整。
■追问
350公里时速是否会全面推行?
中铁总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告诉记者,高铁全面提速需要一个过程,管理上要面对新的挑战,也要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要形成高铁系列产品,从250公里、300公里到350公里的时速等级,350公里是其中等级最高的,但不代表全部。要根据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综合考虑,确定开行什么样的时速是比较合适的。他表示,中国已建成运营的2.2万公里高铁,约有三分之一是按350公里时速设计建造的,今后将根据各线路的达标条件逐渐提高时速。
■对话
“高铁提速成本增加或促票价上涨”
中国高铁速度将成世界第一
新京报:每小时350公里的运行速度,目前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孙章(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目前世界上在运营线路中,速度最快的是日本新干线,速度320公里/小时,我们9月份调整京沪线运行速度后,运行速度350公里/小时,就是世界第一了。
新京报:从2011年到现在6年过去了,高铁才提速到350公里/小时,过程是不是太长了?
孙章:2011年,铁路安全大检查,再加上“7·23”那样的大事故,大家感觉铁路超常规发展了,需要稳下来发展。我国高铁在降速营运后也能达最高时速310km持续高速营运近2小时(编者注:京广高铁长广段)。从衡量铁路系统运营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列车旅行速度”看,我们这几年仍处于世界前列的。
这几年,中国铁路一直在推进“达速”,反复测试、加强管理,用6年时间积累经验,所以说中国高铁今年“达速”不能说晚。
日本的新干线1964年开始运行,用了53年才发展到现在的320公里,我们的高铁用了13年就发展到350公里,这样的发展进程已经很快了。
提速后技术上完全可以保障安全
新京报:提速后,大家还是会关注是否安全这个问题。
孙章:我们高铁的设计时速是350公里/小时,经过降速运行这几年,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从技术上完全是可以保障安全的。现在高铁一列车上有超过2000个传感器,每一项指标都会实时反映出来。每天整条线路运行前,都有一列空车空跑,其意义就是检查全线的安全性,比如轨道是否有位移、偏差、有没有胀轨等。
新京报:为什么京沪高铁率先提速?
孙章:第一是线路的安全管理以及硬件设备符合条件。京沪高铁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质量标准连外国同行都羡慕,包括地基处理都是最先进的,线路80%在高架桥上,稳定性高。另外也考虑到这条线路是长三角和京津冀之间的快速通道,客运需求大。
新京报:高铁提速以后票价会涨吗?
孙章:提速是要提价格的。从技术角度来讲,提速以后,列车的运行成本会提高,包括管理成本,零部件磨损等。高铁运营成本,一半以上是电力成本,电力是和速度的立方成正比的。此外,提速也会加快轴承和供电设施的磨损。选择在京沪高铁率先实施“达速”也考虑到乘客对票价调整幅度承受力强。
■纵深
中国高铁这六年“慢踩油门”提速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以时速350公里开通。这标志着中国高铁一步迈入300公里时代,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受到世界瞩目。在此之后的两年里,武广、郑西、沪宁和沪杭高铁相继以同样的速度开始运营。
然而,一路追逐速度的中国高铁,却在2011年开始踩下“刹车”,发展模式也从“跨越式发展”转为“可持续发展”。
2011年4月,时任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称中铁总)总经理盛光祖首次透露,新的全国铁路运行图在当年7月1日实施,其中高铁会减速,这样能更好地确保安全,并令班次、乘车点的调度更灵活,也可以使票价有更大的浮动空间。据业内专家透露,这次主动减速是在铁路安全大检查之后,专家和业内很多人提出这样的思考“高铁发展要速度,还是要安全”。
然而,高铁降速后不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彻底将350公里这一个速度象征推上舆论浪尖,有声音甚至直接将这次事故责任推向列车速度过快。
时年8月16日,铁道部宣布将剩余两条短距离线路——京津高铁和沪杭高铁350公里的时速全部降到300公里。
至此,中国高铁跌回300公里时代。这一沉寂就是六年之久。
“这6年间,我们国家的高速铁路不是停滞发展,而是从安全运营中总结经验推动提速。”孙章说。目前,中国铁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已有2700余组,居世界首位,安全运行里程超过50多亿公里。
今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投入运营,中铁总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中国标准动车组完成了整车60万公里运用考核,欧洲一般只有40万公里,其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设计寿命由现在的20年提高到30年。
孙章说,这个时间提速,已经具备了硬件技术和管理经验两方面的条件。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标志着中国高铁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证明中国高铁安全可靠,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