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国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4千公顷(174095万亩),比2018年减少975千公顷(1462万亩),下降0.8%。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720公斤/公顷(381公斤/亩),比2018年增加98.4公斤/公顷(6.6公斤/亩),增长1.8%。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表示,2019年,各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全国粮、经、饲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8亿亩,较上年减少2736万亩,下降1.8%。豆类播种面积增加,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40亿亩,比上年增加1382万亩,增长10.9%。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长1.8%。主要粮食品种单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黄秉信介绍,2019年粮食生产呈现几大特点。分季节看,夏粮和秋粮增产,早稻减产。分品种看,除稻谷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分地区看,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粮食增产较多。2019年全国有17个省(区、市)粮食增产。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共计增加116亿斤,占全国粮食增加量的97.2%。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粮食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粮食作物结构中,低质低效的早稻面积持续调减,优质高效单季稻面积持续增加。二是农业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江淮赤霉病高发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通过休耕和轮作等措施调减冬小麦播种面积;非优势区的稻谷、玉米播种面积进一步调减,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三是粮食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比例提高,优质稻谷面积扩大,大豆面积大幅增加,大豆振兴计划实现良好开局。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有利于巩固农业农村良好发展形势,有利于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稳定市场,稳定经济,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权和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黄秉信说。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