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秋冬治霾初战告捷:京石保三市降幅最大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京津冀秋冬大气污染攻坚战初战告捷。

5月3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攻坚方案》)的完成结果。

结果显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μg/m3),同比下降25.0%,重污染天数为453天,同比下降55.4%,均大幅超额完成《攻坚方案》提出下降15%的改善目标。

5月3日,中国环科院研究员柴发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攻坚方案完成》的结果远超预期,令人欣慰,这一成绩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付出艰苦努力的结果。

生态环境部对“2+26”城市进行了考核,其中廊坊、保定、北京、德州、石家庄、鹤壁、新乡、衡水、安阳、唐山、天津等11个城市考核结果为优秀;滨州、聊城、济南、长治、淄博、焦作、邢台、沧州、太原等9个城市考核结果为良好;濮阳、郑州、开封、菏泽、济宁等5个城市考核结果为合格;邯郸、阳泉、晋城等3个城市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5月3日,生态环境部对空气质量考核不合格的3个城市进行了约谈。

京石保三市降幅最大

从考核结果看,“2+26”城的空气质量改善进展并不均衡。

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最低的3个城市依次是北京、廊坊和天津,分别为53μg/m3、58μg/m3和63μg/m3;浓度最高的3个城市依次是邯郸、邢台和安阳,分别为102μg/m3、97μg/m3和96μg/m3。

从重污染天气角度来看,重污染天数最少的4个城市依次是廊坊、长治、济南、阳泉,分别为5天、6天、8天、8天;天数最多的3个城市依次是邯郸、安阳和石家庄,分别为32天、30天、30天。

从改善幅度看,“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3个城市为北京、石家庄和保定,同比分别下降44.2%、42.1%和39.7%;降幅最小的3个城市为晋城、阳泉、邯郸,分别下降3.7%、12.2%、15.7%,均未完成《攻坚方案》改善目标。

重污染天数降幅最大的3个城市依次是廊坊、北京、太原,分别下降86.1%、74.4%、74.3%;晋城同比持平,济宁同比下降7.7%,均未完成《攻坚方案》改善目标。

5月3日,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长解洪兴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北京和河北的城市改善进步很大,尤为值得肯定。“我4月下旬去印度参加了一个印度的清洁空气会议,印度表达了借鉴京津冀治霾经验的强烈意愿。”

从目标完成率看,PM2.5降幅目标完成率排名前6位的城市为廊坊、德州、保定、北京、新乡和石家庄,完成率分别为220%、211%、180%、177%、170%、168%;晋城、邯郸、阳泉完成率偏低,分别为37%、79%、81%。

重污染天数下降完成率最高的3个城市为廊坊、长治、德州,分别为574%、571%、461%;晋城、济宁完成率偏低,分别为0%、77%。

柴发合分析,从各个指标综合来看,北京完成的情况整体最好。

未达标城市需定整改方案

对晋城、邯郸和阳泉3个没有完成《攻坚方案》任务的城市,生态环境部对其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并同步暂停3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生态环境部介绍,从原环境保护部组织的多轮督查巡查情况看,晋城、邯郸、阳泉3市问题较多,工作仍然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其中,晋城市是“2+26”城市中唯一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均未完成改善目标的城市。秋冬季攻坚期间,原环境保护部强化督查共发现各类环境问题1819个,问题数量在“2+26”城市中高居第一。

特别是2018年3月督查巡查发现,晋城高平市、泽州县部分钢铁、铸造企业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停产要求,一些燃煤小锅炉“清零”不到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相关工作没有到位。

对此,解洪兴分析,从生态环境部反馈的问题来看,晋城市的党政官员需要更加重视的环保问题,将环保问题提高到一个更高的认识层次上,才能从根本上降低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

生态环境部在提出约谈时要求,晋城、邯郸和阳泉3个城市要制定整改方案,并在20个工作日内报送生态环境部,并抄报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即日起,生态环境部暂停3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涉及民生及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省市两级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同步严格落实。(王尔德)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