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2月CPI超预期系低基数与季节性因素所致 今年不可能出现高通胀


来源: 中国证券网

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份CPI和PPI数据。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2月通胀数据显示全年通胀峰值已现。2018年不可能出现高通胀,估测全年CPI同比中枢2%-2.5%。

数据显示,中国2月CPI同比2.9%,创2013年11月以来新高,预期2.5%,前值1.5%。中国2月CPI环比1.2%,前值0.6%。中国2月PPI同比3.7%,预期3.8%,前值4.3%。

邓海清认为,2月CPI同比数据大幅超市场预期,主要在于低基数和季节性因素导致。去年底市场普遍预期2月CPI同比2.8%左右,只是在近期猪肉、原油价格大跌的情况下,2月CPI的市场预期有所下调,这也导致了2月CPI同比2.9%超出市场预期。

总体上,尽管2月CPI同比明显超预期,但主要是由于基数和季节因素,2月CPI同比2.9%必然是全年的CPI最高点,随着基数效应和季节性因素消退,以及猪肉价格下跌,原油价格已经出现趋势性回落,医疗改革非食品价格冲击已过,CPI同比数据将逐渐下行,2018年不可能出现高通胀,估测全年CPI同比中枢2%-2.5%。

2月CPI同比2.9%,主要在于低基数和季节性因素导致。具体而言,2017年1月、2月CPI同比分别为2.5%、0.8%,2018年1月、2月CPI同比分别为1.5%、2.9%,很明显,由于2017年与2018年的春节存在错位的情况,导致了2017年1月CPI过高、2月CPI过低,这使得2018年2月同比基数较低,再叠加2018年2月春节,从而共同推高了2018年2月CPI同比数据。

从细项上看,2月细项同比涨幅较大的包括:食品烟酒3.6%、教育文化和娱乐3.7%、医疗保健6%。食品烟酒中鲜菜2月同比17.7%可能与春节因素和气候因素有关,但猪肉价格同比仅为-7.3%,印证2018年没有“猪周期”的观点;医疗保健6%,主要在于翘尾因素,2月环比仅为0.1%,随着医疗改革冲击的结束,将并不会进一步推高CPI数据。此外,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比仅为6.5%(2017年2月为17.6%,2017年8月至今均值为7.39%),这与通过油价下跌得出交通工具用燃料通胀难上行的判断印证。

邓海清认为,总体上,2月CPI数据符合其在《“猪周期”的真相:商务部、统计局、农业部生猪数据打架,到底该信谁?》报告中的三大判断:2018年“猪周期”难起、页岩油供给下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有顶、医疗价格一次性冲击结束,邓海清维持2018年通胀上行有顶的观点,市场不必过度担忧。

关于央行货币政策,预测2018年全年CPI同比中枢2%-2.5%,不会引发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从央行政策态度、通货膨胀水平上看,“不松不紧”仍是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由于2018年CPI同比均值大概率在2-2.5%,高通胀的可能性极低,从历史经验来看,在CPI同比不超过2.5%的情况下,央行不会由于通胀压力而收紧。(记者 孙忠)

[责任编辑:谢涵宇]

责任编辑:谢涵宇PF085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